新華網太原1月14日電(王俊玲)1月13日,在第十屆新華網思客年會(山西)舉辦期間,新華網思客專家團在山西臨汾看城市變化,尋文化根脈,話數字賦能。
“上次來臨汾是2018年,時隔五六年再來,感覺這裡的城市發展變化太大了。”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前主席、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對臨汾的變化看在眼裏。
龔克接受媒體採訪。新華網 發 (馬夢迪 攝)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當日,專家團一行來到臨汾洪洞大槐樹景區尋根祭祖園感受根祖文化,在“大槐樹下”探討數字經濟。
近年來,洪洞大槐樹景區確立了“文化+旅游+科技”的智慧建設思路,依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落地,努力為游客在游前、游中、游後全流程提供便捷高效和深度的服務體驗。2023年,洪洞大槐樹景區獲評山西省智慧化景區。
談及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提升發展質量時,龔克説,“首先要‘玩’起來,臨汾的老百姓要先把人工智能‘玩’起來,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跟工作、生産結合起來,再用這個工具把臨汾建設好。”
思客專家團一行在洪洞調研。新華網 發 (馬夢迪 攝)
龔克&&,臨汾要立足資源稟賦,在綠色低碳發展中轉型,這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把綠色技術當作一個工具,與人工智能的結合點在於要把臨汾的行業、産業與人工智能的算法模型結合起來。因此要首先建立起臨汾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數據集,這些數據集能夠反應産業的基礎、運轉情況,甚至整個産業鏈,在人工智能算法加持下優化流程、減少碳排放、提高能效、降低成本。
洪洞廣勝寺的飛虹塔、水神廟的壁畫讓思客專家團成員近距離感受到臨汾市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是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如此豐富的文化遺存,足以證明那時的臨汾有多麼富庶。”專家團成員如此評價臨汾的文化。
“今天這個以新質生産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新華網思客年會可以説是個重要的起點。”龔克説,“期望臨汾能堅持文化中的開疆拓土精神,抓住機遇打一個翻身仗,將來把平台建起來,把數字技術和傳統産業聚在一起,下大力氣培養人才,吸引大量人才來為臨汾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