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開始執行新版醫保藥品目錄,藥品總數增至3088種
126種“新藥”進醫保 平均降價61.7%
2024年1月1日起,我省統一執行《2023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這是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連續第六年進行調整,共新增126種藥品,新版醫保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將增至3088種。新目錄與以往有何變化?我省將如何落實新目錄?哪些患者將受益?1月2日,山西晚報記者進行了採訪梳理。
新增126種藥品 其中腫瘤用藥21種
《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3年)》(簡稱《2023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是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基金支付藥品費用的標準。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藥品費用範圍參照執行。上個月,國家醫保局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了2023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結果。
此次調整共新增126種藥品,其中腫瘤用藥21種,新冠、抗感染用藥17種,糖尿病、精神病、風濕免疫等慢性病用藥15種,罕見病用藥15種(其中阿伐替尼片同為腫瘤用藥),其他領域用藥59種。同時,調出了1種即將撤市的藥品。
本次調整後,目錄內藥品總數將增至3088種,其中西藥1698種、中成藥1390種。慢性病、罕見病、兒童用藥等領域的保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先諾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等3個國産新冠治療用藥以合理的價格納入目錄,為疫情常態化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據介紹,在談判、競價環節,143個目錄外藥品參加,其中121個談判、競價成功,成功率為84.6%,平均降價61.7%。疊加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因素,預計未來兩年將為患者減負超400億元。
我省嚴格執行中藥飲片按甲類管理
日前,省醫保局、省人社廳發布通知,明確從2024年1月1日起,全省統一執行《2023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我省原有的215種中藥飲片,與《2023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的892種中藥飲片一併納入我省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基金支付範圍。中藥配方顆粒、醫院製劑暫按國家備案目錄執行,實行動態管理。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不區分甲乙類。中藥飲片按甲類管理。
通知要求,各地要做好《2023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落地,嚴格執行,不得自行調整目錄內藥品品種、備註和甲乙分類等內容。各級經辦機構要將醫保目錄藥品配備使用情況納入對協議醫療機構的協議管理條款,保障參保群眾住院用藥需求。
對於協議期內談判藥品臨床有使用需求的,我省將召開專門的藥事委員會會議,納入本醫療機構用藥目錄,並採購配備。據了解,協議期內談判藥品和競價藥品執行全國統一的醫保支付標準。鼓勵將同通用名下價格不高於支付標準的競價藥品和國家集採中選藥品優先納入定點醫療機構和“雙通道”藥店配備範圍,支持臨床優先使用,減輕患者負擔。
不僅降低用藥負擔 患者有了更多選擇
梳理《2023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發現,本次新增進入醫保目錄的藥品中,慢性病、常見病的用藥達到84種,佔目錄調入藥品總量的2/3。不僅降低了參保患者用藥負擔,患者也有了更多選擇。
像新冠治療領域新增氫溴酸氘瑞米德韋片、來瑞特韋片、先諾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腫瘤治療領域新增林普利塞片、琥珀酸瑞波西利片、伏羅尼布片等治療淋巴瘤、乳腺癌、腎細胞癌等療效顯著的新藥;糖尿病治療領域新增多格列艾汀片、磷酸瑞格列汀片等國産一類新藥,能更好滿足患者多樣性需求。
以治療糖尿病的藥品為例,2023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和2017年目錄相比,糖尿病用藥品種增加了一倍。2023新版目錄中,治療糖尿病的西藥82種。其中,2017年以來,醫保目錄調整納入的藥品41種,包含談判調入26種,平均降幅60.6%。直接調入15種。
據央視新聞報道,過去的5年,通過國家談判進入醫保目錄的糖尿病治療藥物,在群眾日常購藥時已經可以報銷。截至2023年10月底,這些新納入醫保目錄的糖尿病用藥累計報銷近1億人次,醫保基金支付154.9億元,藥品總費用218.3億元。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累計為患者減負479.5億元,平均每人次減負511.7元。
除了費用負擔的降低,更多創新藥及時納入臨床,也大幅提升了糖尿病的治療水平和治療效果。(記者 武佳)
鏈新聞
到2025年1月1日全省居民醫保實現“六統一”
1月2日,山西晚報記者從省醫保局獲悉,我省推進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居民醫保”)省級統籌,到2025年1月1日,全省居民醫保實現參保範圍、待遇標準、基金預算管理、基金調劑管理、經辦服務、信息系統“六統一”。
統一參保範圍。我省行政區域內,未參加職工醫療保險或者未按照規定享有國家其他形式醫療保障的人員依法參加居民醫保。居民醫保實行按年集中參保繳費,原則上每年12月31日前完成次年居民醫保個人繳費,因特殊情況可適當延長集中徵繳期。
統一待遇標準。全省居民醫保實行統一的普通門診統籌、門診慢特病、“兩病”門診用藥保障和住院保障政策,執行統一的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並隨經濟社會發展和基金運行情況動態調整。
統一基金預算管理。居民醫保基金預算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餘”原則。根據繳費標準、參保人數等因素,全面、準確、完整編制醫保基金收入預算。加強預算執行監督,建立健全基金運行風險評估預警機制,促進基金中長期可持續運行。
統一基金調劑管理。居民醫保省級統籌調劑金按一定比例計提,納入省財政專戶管理,實行單獨核算。統籌調劑制度實行前各市的基金累計結餘仍留存當地。省級統籌調劑金按比例分擔各市基金收支缺口,差額部分由各市累計結餘承擔。累計結餘基金不足的,按照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有關規定保障基金支付。
統一經辦服務。實行市、縣兩級醫保經辦管理,明確市、縣兩級經辦機構責任,建立統一規範的經辦業務流程、內部考核辦法和費用結算辦法。省級統籌前各市確定的定點醫療機構,統籌後作為全省居民醫保協議醫療機構予以互認。
統一信息系統。建立全省統一的涵蓋參保登記、待遇支付、異地就醫等各個環節的基本醫療保險信息管理系統,逐步實現與民政、衞生健康、鄉村振興、稅務等部門相關信息系統的數據資源共享。
目前,我省已全面做實醫保市級統籌,各市醫保基金運行平穩,為推進醫保省級統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記者 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