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消費廣角】體育消費 玩出新花樣
12月25日,太原市杏花嶺區採薇莊園四季滑雪場內,滑雪愛好者正有序等待進入“魔毯”。
如今,疫情的陰霾散去,“運動健身”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從居家、健身房到專業場館、戶外等各種場所,從羽毛球、游泳等傳統體育項目到槳板、飛盤、陸衝等小眾運動體驗,體育消費迸發出無限的活力。對於消費者來説,體育運動可能是增強體質的一種方式、一種社交體驗、一場自我挑戰……當前,消費者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專業化,體育消費也隨之産生了新機遇、新變化。
運動場景更專業,更具社交屬性
凜冬已至,朔風始起,我省各大滑雪場相繼“開板”,“冷經濟”産生的“熱能量”不容小覷。12月25日,記者來到省城水溝村的採薇莊園四季滑雪場。剛進門,就看到7個組團來的大學生,正排着隊領取雪具。“為了體驗滑雪,我們特地起了個大早。雖然我們都還是初學者,但一起滑行、一起摔跤很有樂趣。”其中一個大學生喬佳笑着説,“今天下雪,更有意境了。”在這裡,大雪紛飛的天氣絲毫不減消費者對滑雪的熱情。
採薇莊園四季滑雪場擁有初、中、高等不同難度的獨立雪道,還設計了波浪道、公園道等特色雪道。滑雪場負責人王宇告訴記者:“每年的雪季基本在11月底到次年的3月,目前來看,工作日客流量可達千人,周末可達4000人,到了寒假人數還會更多。為了保證消費者的安全和體驗,我們每年會更新20%的雪具,單今年就購入了1000多塊滑雪板。”
除了當季的冰雪運動頗受消費者青睞,球類運動場館、健身房等消費也越來越火熱。山西省體育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省體育場地116171個,其中,球類運動場地62507個,健身房3109個。
秦亮是羽毛球愛好者,雖然剛來太原工作不久,但他的球友並不少。“我加了一個羽毛球館組織的打球群,會匹配到時間合適的球友,群主還會提供羽毛球。兩個半小時35元,就能獲得一場酣暢淋漓的羽毛球體驗。”秦亮所説的羽毛球館位於小店區。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個羽毛球館有20塊左右場地,符合比賽要求。具有社交性的“搭子”體驗,專業化的運動場地,吸引了很多消費者。
當前,社交性正逐漸成為體育運動的消費增長點。包括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及羽毛球、乒乓球在內的傳統體育項目,無一不需要組隊找“搭子”。而一些小眾運動,比如飛盤、躲貓貓等更是以社交性“見長”,這類運動往往通過運動俱樂部或個人組局,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發布,參與成本低,人數多,集趣味性、社交性於一體,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打卡體驗。
運動裝備更全面,更具科技范兒
“今年,最火的服裝風格是‘美拉德’‘多巴胺’,最火的服飾單品則是衝鋒衣。”網友總結的這句話或多或少體現了今年體育運動裝備消費的火熱狀況。
體育消費一大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各種服裝、配飾和裝備。隨着消費者逐漸提高對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專業化的體育運動裝備隨之被消費者列入了日常購物清單。
12月20日,記者在省城茂業天地的Lululemon店看到不少採購運動裝備的消費者。“瑜伽墊、瑜伽磚、瑜伽球……我是典型的‘差生文具多’,練瑜伽的第一步是買齊各種各樣的裝備。”市民王女士説道。Lululemon是加拿大的瑜伽服飾品牌,記者留意到,在這家店,單女士運動內衣的品種,就覆蓋了輕、中、強三類運動強度的消費者需求,據店員介紹,其中銷量最好的一款是強支撐性運動內衣,單價超過了800元。店員説:“現在的消費者很舍得為自己的運動投入時間、金錢,從瑜伽褲、瑜伽服,到運動水杯、瑜伽包,進店的顧客往往都會一站式買齊。”
隨着冰雪季到來,滑雪裝備走俏市場。得物App數據顯示,滑雪服、滑雪鞋、頭盔、眼鏡、護具、手套等滑雪裝備銷量環比上月上升了超14倍,其中,滑雪服銷量同比上漲超過120%,滑雪眼鏡銷量同比增長了310%,雪板訂單量同比增長了130%。“冰雪季是冬日限定,雖然我是新手,但我覺得滑雪特別自由,特別酷,所以買了滑雪板、滑雪服以及護具,為成為專業玩家做準備。”在採薇莊園四季滑雪場,李先生一邊小心翼翼地收納着自己的滑雪板,一邊對記者説。
與此同時,專業的體育運動設備已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需求,傳統體育運動由人為指導向智慧化設施設備輔助調節轉變,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等體能監測類設備及運用傳感器技術打造的智能健身鏡、體感健身游戲成為消費者的新歡,彰顯着當代體育消費的科技范兒,這些運動設備能對運動行為進行全面記錄和感知,並能夠深度挖掘和解析相關大數據,提供體能監測輔助。
正在讀研三的學生劉暢是健身房的常客,為了監測自己健身時的狀態,她特地買了智能手錶。劉暢給記者展示了她的運動記錄,並説道:“這款手錶能監測到活動消耗的卡路裏、鍛煉時長和站立時間等指標,這些指標以同心環的形式顯示,達到這些指標的要求就會‘合環’,自從佩戴智能手錶之後,‘合環’成為我每天堅持運動的動力來源。”
全民賽事更多元,更具帶動作用
“你看,這是我今年跑太原馬拉松領到的紀念品,還有朋友為我拍的照片。”12月18日,省城上班族梁蓉一邊翻着手機相冊,一邊對記者説,“連續跑了幾年太馬,感覺參賽規模越來越大,補給越來越科學,體驗感越來越好了。”
今年的太原馬拉松賽於5月鳴槍開跑,是疫情過後太原舉辦的首場大型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來自25個國家的3.5萬名選手參賽,山西省外選手佔比達到38.8%,參賽人數和賽事規模創造太馬歷史之最。
太原馬拉松賽已經跑過14個年頭,影響力早已不限於比賽當日,而是以“體育+文化+旅游”的形式,為這座城市增添活力。“我喜歡太原這座城市,基礎設施完善,街道乾淨,城市景色如畫。”來自北京的女孩路璐説,她提前一週便抵達太原,游覽了太原及周邊的旅游景點。
今年以來,我省舉辦了太原國際馬拉松賽、大同古長城公路自行車賽、三晉友誼杯乒乓球賽等全民健身品牌賽事活動,以全省大眾冰雪季、中國大同冰雪節等品牌活動為引領,持續開展群眾性冰雪運動……全民賽事吸引了省內外的參賽者、觀眾消費體驗,“體育+文化+旅游”的帶動作用日益顯現。
我省體彩銷售取得新突破,也是體育消費的一個亮點。日前,山西省體彩中心相關負責人宣布,今年我省體育彩票的銷量已經突破50億元,籌集公益金達11.6億元。“公益體彩快樂操場”活動累計向全省79個縣(市、區)的160所鄉村中小學校捐贈了體育器材和教學用品;“&&學子·晉愛無疆”系列活動和“臻心計劃”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導服務中心,不斷為全省落後地區的孩子們送去溫暖……(記者高瑋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