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畫丨在臨汾,看山河錦繡、品文化故事、見城市新變 -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3 11/29 19:45:00
來源:新華網

江山如畫丨在臨汾,看山河錦繡、品文化故事、見城市新變

字體:

  新華網太原11月29日電(武斌)佇立壺口瀑布,領略大美河山;漫步洪洞大槐樹,體驗根祖文化;行走臨汾街頭,感受城市新變……日前,“江山如畫”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山西)首站走進山西臨汾,見證臨汾之變。

  媒體團記者走進臨汾市吉縣壺口瀑布。新華網 發(武俊傑 攝)

  初冬的壺口瀑布白浪滔天。“由於瀑布落差大,景區內形成了四大景觀:‘水裏冒煙’‘彩橋通天’‘群龍戲浪’‘谷澗起雷’。” 山西黃河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票務科科長陳少卿説,十里龍槽、禹帽峰、梳粧潭、觀瀑橋……壺口瀑布景區自然人文景觀多達百餘處。

  近年來,為進一步豐富旅游業態,吉縣打造文化和旅游精品工程,開創黃河地方文化特色,推動演藝、非遺、文創産品、公共服務等進景區,讓群眾吃上旅游飯、掙上旅游錢。

  “春季周圍山谷嫩綠裝點,花草盛開;夏季水流洶湧,瀑布上空水霧瀰漫;秋季多彩的樹木,與飛瀑相映成趣;冬季冰峰倒挂,景象更加壯觀。”陳少卿&&,壺口瀑布四季皆景,年接待游客量超140萬人次。

 媒體團記者走進臨汾市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新華網 發(武俊傑 攝)

  從壺口瀑布往東,仿佛穿越歷史長河。“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600多年來,一首民謠被口口相傳,讓人們記住了“洪洞老家”,喚醒了對“根”的記憶。

  冬日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盡顯滄桑厚重。園內影壁上刻印的“根”字分外醒目。

  “洪洞大槐樹被稱為我國輻射範圍最廣、影響最大的移民發源地。”據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黨總支副書記靳玲玲介紹,每年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園區都要舉行祭祖大典,“大槐樹祭祖習俗”也在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立足歷史文化、自然山水、鄉村民俗等資源優勢,洪洞縣以根祖文化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主線,培育旅游新業態,在實現景區提檔升級的同時,走出了一條具有洪洞特色的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發展之路。

  媒體團記者在臨汾市博物館參觀。新華網 發(武俊傑 攝)

  循着歷史的足跡,臨汾蘊含着更多驚喜。丁村遺址講述着距今10萬年左右的人類生活故事;陶寺遺址透射出黃河文明進入早期國家之門的脈絡;春秋晉國都城彰顯着晉係青銅鑄造工藝在變革與創新中的藝術巔峰……

  在臨汾市城區的汾河文化生態景區內,臨汾市博物館正向游人展示着這片土地上厚重的歷史文化。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臨汾市博物館將傳統文化與汾河生態環境相融合,以歷史傳承為脈絡,以專題文化為特色,成為城市的文化符號。

  “現在的臨汾,經濟總量和轉型發展‘雙跨越’,生態環境和營商環境‘雙改善’,居民人均收入和幸福指數‘雙提升’。”在活動啟動儀式上,臨汾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閆建國&&,臨汾之美美在歷史文化、美在山水之間、美在城市品質,更美在潛力無限。

  據悉,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中國新聞網、山西省委網信辦主辦的“江山如畫”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山西)27日在臨汾啟動。此次“江山如畫”網上主題宣傳活動首批主辦地,位於大美中國畫卷“東西南北中”五個省區,即福建、新疆、海南、內蒙古和山西。

【糾錯】 【責任編輯:王浩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