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非遺大展倒計時 抓緊時間逛展去-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3 11/10 09:49:59
來源:山西晚報

黃河非遺大展倒計時 抓緊時間逛展去

字體:

  原標題:黃河非遺大展倒計時 抓緊時間逛展去

  紅紅火火的布老虎矩陣成為黃河非遺大展亮點。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黃河非遺大展在太原瀟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來自沿黃九省(區)600余個非遺代表性項目、300余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000多件非遺作品匯聚交流。

  走進黃河非遺大展,仿佛走進一個非遺博物館,沿黃九省(區)非遺工坊、非遺産品、文化生態保護區的保護成果在這裡集中呈現。眾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通過現場講述故事、教授技藝,為大眾展示黃河流域豐富多樣的非遺項目。

  2023黃河非遺大展將於11月11日落幕,不妨趁着最後兩天時間,前去感受一番黃河非遺的盛宴。

  A 展陳打破地域劃分 布老虎花饃矩陣吸人眼球

  2023黃河非遺大展打破傳統地域劃分方式,以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分類及文化形態展陳,形成非遺矩陣。“虎虎生威”布老虎展區,不同風格的500余只布老虎,各展雄姿,沿黃九省(區)木版年畫、面塑、剪紙等均成陣列展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展廳裏,紅紅火火的布老虎矩陣吸引眾人打卡拍照。這些布老虎來自沿黃九省(區),有平安虎、團圓虎、如意虎,風格不同,形態各異,憨態可掬。其中,最大的是位於矩陣中心的山西黎侯虎。黎侯虎製作技藝已有2700年歷史,它承載着無限的祝福和祈盼,也寓意着大河奔流不息,黃河兒女虎虎生威、無比勇健。

  沿黃九省(區)的花饃同樣以矩陣形式出現在展廳,無聲述説着黃河流域的農耕文化,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二十四節氣花饃。該系列花饃由山西省省級非遺傳承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楊剛與團隊歷時40天精心製作,其中,春分花饃以“燕子飛來銜春歸,蝴蝶飛舞駐花田”為意境創意製作,雨水花饃生動展現了“春江水暖,草木逐青”的景象,色彩繽紛,造型靈動,準確展現每個節氣的特徵。

  B 蘭州羊皮筏子亮相 傳承人熱情科普非遺技藝

  來自蘭州的寶貝——圓鼓鼓、油亮亮的羊皮筏子成了大展上“非遺明星”。

  黃河滾滾波浪翻,羊皮筏子當輪船。羊皮筏子,是黃河中上游古代先民借助河水之力,運輸人員、物資而發明的水上工具。得益於體積小而輕,吃水淺,加之所有的部件都能拆開,而且重量很輕,便於攜帶,羊皮筏子曾成為黃河航行的重要力量,有着“羊皮筏子賽軍艦”的美譽。如今,人們在甘肅蘭州黃河邊,還可以乘上羊皮筏子這古老的運輸工具,領略黃河景觀。

  今年72歲的張德寶是甘肅羊皮筏子非遺技藝傳承人,大展上,站在從蘭州運來的羊皮筏子前,張德寶向圍觀者娓娓講述着這項古老的技藝。張德寶介紹,羊皮筏子的製作技藝很難,從羊頸部開口,將整張皮褪下來,不能劃破一點地方。之後,便是尤為關鍵的加熱羊皮、拔羊毛。恒定的溫度下,通過加熱羊皮,然後拔下羊毛,直至臭味“瀰漫而出”。初步工作完成後,通過外部、內部兩次扎住頭尾、肚臍、四肢,然後用嘴給羊皮裏吹氣使皮囊膨脹,這樣既保證了濕度,又確保了吹好的皮囊圓圓鼓鼓。張德寶最快可以30秒用嘴吹好1個羊皮囊。

 C 非遺大院創設互動場景 大眾現場體驗傳統手作

  前往2023黃河非遺大展,不僅可以嗨逛非遺展覽,聆聽非遺傳承人講解,還可以親自動手體驗山西非遺技藝。

  定襄面塑、文玩玉米、葫蘆烙畫、布藝、繩結、瀝金彩繪、古建築模型……大展期間,太原古縣城山西非遺工匠大院攜山西10余位非遺傳承人、文創匠人和近千件非遺産品亮相大展現場,在非遺工坊互動區為大眾提供了趣味滿滿的“賞、品、購、逛”非遺體驗。

  方寸大的紅、藍色油畫布上,各種寓意美好的字樣以及圖案,以描金方式展現,畫面立體,韻味滿滿。“我可以做我自己喜歡的圖案嗎?”“我想描個百喜圖!”……非遺工坊互動區內,年輕人被一件件立體描金文創産品所吸引。

  皇甫心玉是這些立體描金文創産品的設計師,也是山西非遺工匠大院的入駐匠人之一。“立體描金文創産品由瀝粉貼金技藝製作而成,該技藝講究以線為骨的畫法,以流暢的立體線條勾勒出優美的人物輪廓、遒勁圓渾的立體金屬色字體、線線相連的草木外形等。”她介紹,瀝粉貼金技藝是先將白土粉、膠、熟桐油混合,裝在特殊容器內,再擠出凸起裝飾在壁畫上,再敷以金箔製作。為了讓年輕人們更方便地去體驗瀝粉貼金這項古老技藝,皇甫心玉還研發出多款瀝粉貼金文創DIY材料包。“今年依託山西非遺工匠大院,接待了諸多國內外游客前來體驗瀝粉貼金技藝,其中不乏諸多來自我國香港、澳門,以及國外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游客。”她説。

  一團半發酵的面,在手中幾經揉、搓、捏,用梳子靈巧地點、切、刻、劃,再用豆子加以點綴,便變身成一條活靈活現的面魚兒。非遺工坊互動區,定襄面塑非物質文化遺産省級傳承人續愛花攜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面塑展出,並將面杖、剪刀、錐子、鑷子、梳子等各種製作面塑的“行頭”搬到現場,教授人們製作簡單的定襄面塑圖案。近年來,續愛花在定襄面塑的基礎上,還研發了諸多純手工純天然果蔬花饃,推出了豐富多彩的面塑主題研學課程。

  山西非遺工匠大院主理人、山西非遺傳播人牛剛&&,自今年“五一”正式開門迎客以來,山西非遺工匠大院通過展廳展示、公益講解、研學互動、産品展銷等方式,為山西非遺創設場景,連接游客、市民生活。此次帶領入駐大院的非遺傳承人、文創匠人們走進黃河非遺大展,希望能和沿黃九省(區)其他非遺項目實現交流互鑒,同時讓更多的參展大眾通過互動體驗,感知山西非遺,愛上山西非遺,把山西非遺産品帶回家,把山西非遺故事植於心。(記者 張彩雲)

  觀展指南:

  觀展時間:9:00至18:00

  觀展門票:線上預約或現場掃碼,免費入場(老人和兒童免預約)。

  免費交通:大展期間開通免費公交接駁專線,往返西橋地鐵站、瀟河國際會展中心。西橋地鐵站前往瀟河國際會展中心,免費接駁公交運行時間為8:00至15:00;瀟河國際會展中心前往西橋地鐵站,免費接駁公交運行時間為10:00至18:30。

  觀展其他路線:市民還可以搭乘銜接瀟河國際會展中心的305路常規公交線路(富士康園區-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出行。

【糾錯】 【責任編輯: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