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黃河流域的運城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日前舉行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運城思客會上,世界城市品牌大會執行主席、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旅游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張婷婷&&,歷史資源豐厚、地理位置優越的運城具有建立IP資源庫的底基和基礎,可以以“開發在地文化IP”為抓手、工具,讓城市“出圈”。

新華網:一直以來,世界城市品牌大會致力於為中國的城市提供品牌頂層設計,城市品牌對於城市發展具有怎樣的賦能作用?
張婷婷:域牌對城市的賦能是全方位的賦能。
近幾年,我們做了很多城市品牌的頂層設計。一座城市既有城市道路、景觀等硬系統,也有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口號、城市色彩和城市文化IP等軟系統。城市品牌是城市的軟實力,是城市對外的整合認知,城市品牌資産可以為城市帶來持久的價值。
城市品牌如何賦能城市呢?我覺得首先最直接的賦能是讓城市更具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家知道,一句叫得響的口號、一句好的logo,就可以讓城市“出圈”,從而更具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品牌也會讓城市有更長久的生命力和價值。
其次,我在演講中使用了“域牌”這個概念。一座城市不僅包括市區,還包括縣、鄉村,所以域牌不是簡單的區域品牌的縮寫,域牌在打造的時候不僅要關注城區,還要關注鄉村。
域牌更加注重城市整體發展戰略的彼此關聯,關乎城市的未來發展。域牌不僅是一句口號、一個宣傳片,也與城市産業相關,要將城市品牌與産業品牌聯動起來。例如文旅品牌是域牌的一部分,就是將城市品牌和旅游資源、旅游産業、旅游線路産品等聯動起來。可以説,域牌對城市的賦能是全方位的。

新華網:近年來,“出圈”的城市有不少。您説過,立足和挖掘傳統文化,城市就有“出圈”的可能。就運城而言,該怎樣以獨有的文化資源更“出圈”?
張婷婷:運城歷史資源豐厚、地理位置優越,具有建立IP資源庫的底基和基礎。
這幾年,我們看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中國的各個省域、市域、縣域、鄉村,均致力於打造和挖掘傳統文化IP。
運城歷史文化資源豐厚、地理位置優越,擁有一個巨大而豐富的IP資源庫。如果運城能以“開發在地文化IP”為抓手、工具,把它轉化成更多能被受眾接受的、具有傳播價值的、帶來粉絲的大IP,就能講好運城故事。
此外,運城的城市品牌構建起來、傳播出去,還需要頂層設計、頂層架構。運城可以成立“域牌或城市品牌專班”,以此為統領,從全局的角度統籌考慮,把城市各部門、城市百姓的力量整合起來。在自媒體的時代,如果有一千個受眾、一萬個受眾都變成運城的傳播者、講述者,那運城就“出圈”了。

新華網:運城是一個非常有故事的城市,作為城市品牌領域的專家,在您看來,怎樣發掘和講好運城故事,能讓更多人關注、喜愛這座城市?
張婷婷:我們希望不僅運城當地人可以講運城故事,還希望來到運城的人可以講運城故事。
我認為講好運城故事有三個維度。
一是從受眾的角度來講運城故事。我們希望不僅運城當地人可以講運城故事,還希望來到運城的人可以講運城故事。要關注游客、受眾如何感知運城,這是創造故事的靈感。
我看網上很多人評價運城是一個“非常溫暖的城市”,一個“被低估,但後勁非常足的城市”。我希望運城可以做一次全面的城市品牌受眾感知調研,“跳”出運城看運城,來設計傳播內容。
二是讓運城當地人可以講運城故事,城市居民也是城市傳播的媒體。
三是從細微處講運城故事。運城有歷史,但就“古”説“古”,不是高明的傳播。傳播的內核與“土壤”是城市文化,但需要把文化層層破譯,把文化IP提煉、轉化、再開發,以現代的創新表達傳播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