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太原11月8日電(趙睿) 7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運城思客會分論壇——運城鹽湖保護利用研討會召開。活動現場,專家學者為運城鹽湖保護利用“更上一層樓”支招。

活動現場。新華網 發
“運城鹽湖是中國重要的天然鹽湖之一,推動運城鹽湖的可持續發展,對於保護鹽湖生態環境、構建區域生態安全網絡、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運城市鹽湖生態保護與開發中心副主任關妍説。
運城鹽湖,古稱河東鹽池,是世界三大硫酸鈉型內陸鹽湖之一,總面積約132平方公里。運城鹽湖有着4600年的食鹽開採史和70年的無機鹽開發史。
按照“生態優先、保護為主、適度開發”的原則,2020年9月,運城市全面停止鹽湖範圍內的工業生産活動,千年鹽湖正在向生態保護、風貌重塑、産業轉型、全域旅游的“綠色發展”轉變。
在關妍看來,除了獨特的鹽池濕地生態系統,運城鹽湖資源的稀缺性還在於有着4000餘年連續不斷的生産活動、別具特色的鹽池設施和悠久燦爛的鹽池文化。
據關妍介紹,運城鹽湖未來的工作重點將是標注保護基準線、做好科研大文章、探索利用新模式、拿穩傳承接力棒。
作為黃河流域重要組成部分,鹽湖被納入黃河生態大保護大治理範圍。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副所長韓蕓認為,沿黃各地區要推動生態和保護兩條底線交融互促,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治理,帶動湖泊和濕地生態保護。
“要用辯證的思維看待‘生態’與‘發展’的關係。”韓蕓&&,沿黃各地區要以生態保護為前提,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
【糾錯】 【責任編輯:王浩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