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營莊科創研學一角。
新華網太原10月22日電(王亮)“沒有想到呂梁山區有如此好玩的科創研學項目,讓我這個中年人也玩得不亦樂乎。”雖然經常帶女兒到北京的科技館參觀,但中央民族大學民族文化與旅游休閒中心主任李勁松在呂梁市離石區王營莊,以研學方式“打開”數理化知識,收穫了歐姆定律、電磁場、光影等的別樣魅力。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研究院專家來到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調研,在王營莊和大東溝看到了“農文旅融合該有的樣子”。

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研究院專家一行在大東溝與直升機合影。
給專家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離石區依託原生態森林打造的大東溝景區露營地,層巒疊嶂的群山、色彩斑斕的樹木、潺潺的流水,與曲徑通幽的步道、散落林木間的帳篷……
“大東溝露營以呂梁山青山綠水打底,具有濃濃的原生態的氣息。”曾參與過露營行業相關標準制定的全國休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付磊稱讚“大東溝就是理想露營地的樣子”。

大東溝以露營為依託,減少“硬裝”,提升“軟服務”,讓游客沉浸體驗原生態美景。圖為大東溝營地。新華網 發
意外、驚喜,或許源自超出預期。很多人沒想到曾經水土流失嚴重的呂梁山滿山皆樹,不少人沒料到煤炭資源型地區上新露營、研學等文旅新業態。

秋日大東溝風景。新華網 發
據了解,脫貧摘帽後,離石區邁入鄉村振興新征程。2023年以來,離石區堅持“黨建引領、文旅搭&、産業配套、群眾增收”的發展思路,創新打造王營莊鄉村振興示範區和大東溝景區,組建了區文旅集團;把財政統籌資金切塊分配到76個脫貧村,每村30萬元,再由各村入股到離石區文旅集團,經過集團統一運營,按股分紅。
離石的模式和初心、區委區政府高頻督辦、幹部上下齊心,讓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基層服務處處長陳移兵很“感動”,“離石區鄉村旅游的頂層設計,做到了以村民和游客體驗為中心。”
“鄉村旅游是旅游空間發生在鄉村的活動,游客來自城市;鄉村旅游一定要與其所在區域相匹配,吸引城裏人來鄉村玩。”付磊解釋,鄉村旅游與烏鎮、磧口古鎮、西遞宏村等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旅游是兩個概念,後者有獨特的文化資源和吸引力,大多數鄉村並不具備這種條件。
以王營莊為例,離石區在供給側為其賦能,與山西農大合建鄉村振興學院呂梁分院,啟動青年農場、智能溫室高效農業示範基地等,直到與廈門科技館合作的光影秀,吹動了一池春水。“6月份起意、考察,7月初光影秀落地,暑期來參觀的學生絡繹不絕。”離石文旅集團有關人士説。

王營莊花卉基地內鮮花綻放。新華網 發
趁熱打鐵,廈門科技館和離石區繼續合作的科創研學於國慶節迎客;結合當地實際,離石區打造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也進入收尾……

王營莊的科創研學,為孩子們埋下了科學的種子。新華網 發
有過文旅景區運營經驗的浙江旅游科學研究院院長張曉峰看到了離石區的“務實”。“大部分的鄉村旅游要優先服務本地及周邊市場,要根據周邊市場的消費能力,有針對性地設計和佈置文旅業態。”張曉峰&&,在這方面,離石區有超前的規劃設計和務實的落地實施,做出了優於周邊市場的森林營地和科普研學産品,非常難得。

大東溝景區新上的太空艙,夜晚可看滿天繁星。為了保護大東溝的生態環境,太空艙的污水順着鋪設的管道收集後集中處理。新華網 發
雖然贏得了專家學者的點讚,但離石區委有關人士坦承,離石的鄉村旅游尚處於0.5版本,需要不斷迭代升級,希望得到專家學者更多智力支持和指導。
“在王營莊融入更多本土特色,實現從知識性到價值觀、信仰的提升”“舉辦以‘未來的露營’為主題的論壇”“舉辦體育賽事活動為大東溝、王營莊賦能”“畫出游客半徑,積極開拓團建,加強市場的推廣和品牌的塑造”……參加座談會的離石有關人士將專家的這些建議記在了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希望專家持續關注離石的鄉村旅游。

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研究院專家在王營莊調研。新華網 發
“可以選擇離石作為觀察點、研究點、實踐點,半年後或者一年後再來,看看離石鄉村旅游的1.0版和2.0版。”陳移兵&&,專家會持續關注離石的鄉村旅游,也期望離石的農文旅融合成為全國樣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