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質量發展丨叫響山西土特産,做好農業大文章——從農交會看山西農業發展新趨勢-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3 09/28 13:29:42
來源:新華網

聚焦高質量發展丨叫響山西土特産,做好農業大文章——從農交會看山西農業發展新趨勢

字體:

  新華網太原9月28日電(王浩慶)金秋時節,三晉大地碩果纍纍。第八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産品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農交會”)如約而至,1700余家企業參展,聚焦農産品領域熱點趨勢,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動力。

  從賣産品到品牌化運營,從單一農技到現代農技集成應用,從小散亂到標準化生産……本屆農交會以“土特産 大文章”為主題,一系列新設備、新技術、新成果集中亮相,勾勒出黃土地上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

  品牌引領——經營主體發展迅速

  走進大同展區,有機小米、黃花味鮮牛奶、萬泉河飲用水等各類優質農産品得到經銷商和消費者青睞,田脊梁、匯鑫、牧同等一批農産品品牌分外亮眼。

  第八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産品交易博覽會現場。新華網 發(山西日報記者李兆民 攝)

  大同市靈丘縣田脊梁有機種養合作社負責人段衛國説,當地主要土壤類型為褐土,富含鍶、硒等微量元素,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小米、玉米等農産品售價比普通同類産品高15%左右,但銷路一直很好。

  “我們在建養殖基地的同時,注重創品牌,主營的土雞和土雞蛋成功註冊了‘松針雞’‘愛圪蛋’等商標品牌。”大同匯鑫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永清説,在保證産量和品質的基礎上,品牌效應正發揮作用,每斤土雞蛋售價已由10元、15元提升到20元、30元,2023年預計産量8萬斤,銷售額超200萬元。

  第八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産品交易博覽會現場一角。新華網 王浩慶 攝

  在特色農業大省山西,近年來農産品品牌建設成效顯著,培育了大同黃花、忻州雜糧、運城蘋果等名牌農産品。在品牌的引領下,農産品經營主體不斷壯大,銷售額屢創新高。

  開幕式上,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金湘軍&&,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農業“特”“優”戰略,努力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其中就包括拓展産業鏈條,打造産業集群,培育壯大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目前山西擁有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2850家,並先後建設了高粱、蘋果、中藥材、穀子4個國家級産業集群、9個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和34個國家産業強鎮,打造了5個省級涉農專業鎮和38個市級特優農業專業鎮。

  “預計到2025年,全省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超過1000家。”山西省委農辦專職副主任張軟斌説,圍繞做好“土特産”文章,山西將進一步打造知名品牌,培育區域公用品牌,創建特優農産品品牌目錄庫,推動經營主體提升。

  技術助力——農業轉型升級加快

  除了特色農産品,大量綠色、智能的農業新技術、新手段、新産品在本屆農交會上得到展示推介。

  自適應道路輔助、輕型雷達系統、作物數據採集……在現代化新型農機裝備展區,江蘇嵐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果園植保機器人融合了激光雷達、自動導航系統等技術,令人眼前一亮。

  果園植保機器人亮相本屆農交會。新華網 王浩慶 攝

  “産品和北斗導航系統相連,定位精確,可以按照設定好的路線進行作業。”嵐江科技西北區域銷售負責人徐志強介紹説,這款機器人兼具打藥、除草、運輸等多項功能,為果園日常作業和田間管理提供了科技支撐,目前已在晉中、運城萬榮等地實現落地。

  隱藏在模擬麥田間的傳感器和空中的無人機引來很多觀眾駐足觀看。據了解,傳感器可以感知田間和空氣中的溫度、濕度等信息,將信息回傳到無人機,無人機即可自動實施噴藥等作業,不僅節省人工,而且更加精確、環保。

  山西英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展出4款農業無人機。銷售經理張明峰&&,目前公司旗下的植保無人機已在山西50余個縣區開展防治作業,累計作業面積達400余萬畝次。

  現代化新型農機裝備展區一角。新華網 王浩慶 攝

  發展“特”“優”農業,利器在科技,關鍵在創新。“目前山西正依託晉中國家農高區(太谷國家農業科創中心)和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等農業科技創新&&,在全省布局底盤技術、智能裝備等5大領域27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推動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迭代升級。”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趙文志説。

  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原本鄉土的農業變得時尚起來,信息技術有效推動了農業生産轉型升級。為促進人才、技術、項目、資金等各要素交流合作,本次農交會專門設置了農業招商引資暨貿易簽約環節,78個投資類項目成功簽約,投資額達182.8億元。

  標準認證——舌尖安全更有保障

  “雪白細膩的麵粉也有身份證,手機掃一掃包裝袋上的二維碼,産地、生産廠家、生産時間、品質等級等信息都能查到。”運城展區內,平陸縣晴嵐制粉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人員向顧客介紹産品。

  “我們的農産品最大的優勢就是品質有保證,讓大家吃得放心。”看到産品大受歡迎,平陸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馮紅軍露出了笑容。

  運城展區一角。新華網 王浩慶 攝

  “以前我們小時候填飽肚子就行了,現在更關心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一大早就趕來參加農交會的太原市民郝潤雲,已經把帶來的購物小車裝得滿滿當當。她説,食品質量安全已經成了她選購時最重視的問題,看到農交會上琳瑯滿目的綠色食品,她心裏很高興。

  農業標準化即對農産品在生産、加工和銷售過程中按照標準進行管控,可減少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風險,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和權益。

  運城農産品的高品質源自對標準化的重視。以蘋果産業為例,圍繞選種、育苗、施肥、管理、運輸、儲存、加工、銷售全過程,運城市詳細制定了蘋果生産標準,讓優質蘋果在全市2000多個標準化果園裏得到精心管理。

  位於運城市臨猗縣的蘋果自動分選流水線。(資料圖)

  運城市果業發展中心主任樊波平説,運城市還投資2600萬元建設了國家溫帶果蔬檢疫重點實驗室和食品農産品檢測實驗室,358個檢測項目實現國際互認,運城果品可直銷海外。

  為促進産品質量提升,推動特優農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山西已&&了《“山西標準”(標識)農産品評價規範》《“山西標準”(標識)農産品認證通則》等8項評價技術規範地方標準,涉及小米、玉露香梨、釀造用高粱等特色農産品。

  “到2025年,全省農産品質量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張軟斌&&,通過第三方機構評價的方式,山西將樹立一批高水平標準,打造一批高質量産品,持續高位推動農業“特”“優”戰略,讓高標準成為山西特色農産品的顯著特徵。

【糾錯】 【責任編輯:李哲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