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全面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觀察-新華網
新華網 > 正文
2023 09/25 11:47:54
來源:山西日報

山西全面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觀察

字體:

  原標題:“圈”出美好生活——我省全面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觀察

  9月初,商務部等13部門發布通知,公布全國第三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名單,我省晉城市入選。至此,包括2021年運城市入圍全國首批,2022年太原市入圍全國第二批,我省共3個城市入選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

  記者從省商務廳了解到,近年來,我省積極優化社區布局、深化業態配置、強化品牌培育、延伸服務功能,擴大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目前,除3個國家級試點,還有朔州、忻州、晉中、陽泉4個省級試點,已開展試點社區數量共計67個,全省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市級覆蓋率達到63%。67個生活圈商業網點數量共計達到19932個,其中基本保障類12912個,品質提升類7020個。我省全面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具體成效如何?記者進行了採訪。

  什麼模樣——

  家門口“便捷圈”+家周邊“舒心圈”

  何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可以提供哪些服務?

  在今年7月,商務部等13部門印發的《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中明確,在居民“家門口”(步行5-10分鐘範圍內),優先配齊購物、餐飲、家政、快遞、維修等基本保障類業態,引進智能零售終端,讓消費更便捷。在居民“家周邊”(步行15分鐘範圍內),因地制宜發展文化、娛樂、休閒、社交、康養、健身等品質提升類業態,讓消費更舒心。

  可以説,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不僅是“便捷圈”,更是“舒心圈”。三年行動計劃還提出了“六個一”,即發展“一店一早”、補齊“一菜一修”、服務“一老一小”。其中,“一店”是指便利店,“一早”是指早餐店,通過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和早餐店進社區,滿足15分鐘能夠買到日常生活基本所需。“一菜”是指菜場,按照一定標準改造提升各種形式的菜市場,更關注環境、衞生和質量的把控。“一修”主要是指日常的修鞋、配鑰匙等平價維修服務。“一老”是指老年康護,“一小”是指幼兒託管。通過提供養老、托育、健康等人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消除大家的後顧之憂。

  從我省的建設情況來看,早在2022年,省商務廳聯合省發改委等11部門就制定了《山西省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2022-2024年)》,主要目標是2022年、2023年兩年試點,2024年覆蓋全省。2022年試點城市為太原市、運城市、晉城市、陽泉市。2023年試點城市為晉中市、忻州市、朔州市。

  在政策支持方面,省商務廳會同省財政廳印發了《山西省商務廳山西省財政廳關於徵集2022年商貿流通發展項目的通知》,其中明確,“對國家級、省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城市的試點社區、試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且形成案例的,擇優給予每個社區所在鄉(鎮、街道)或者社區運營機構適當獎勵”。2022年對太原市、陽泉市、晉城市11個試點商圈給予了330萬元的財政資金支持。對建設或管理運營2023年省級五星級、四星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街道辦事處或縣(市、區)商務主管部門給予資金支持。

  近期,省商務廳聯合5大省直部門結合我省實際,在全省便民生活圈中選擇一批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服務優質、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規範有序、商居和諧的優秀樣板,開展3-5星級的認定工作。從業態評價和綜合評價兩方面展開評價,以期擴大星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創建的社會知曉度和影響力。

  怎麼建設——

  因地制宜,補齊民生短板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怎麼建?以我省3個國家級試點城市為例。

  太原市2022年8月被商務部等10部門辦公廳聯合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城市。大北門西社區、6904社區等16個社區被確定為試點社區。通過大力推進社區商業品牌化連鎖化創新發展,太原市便利店指數連續五年排名全國前三,社區便利店搭載簡餐制售、常用藥品經營、生活繳費、物流終端等服務取得一定成效,90%以上的便利店實現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模式。此外,試點社區建設更科學、智慧、溫暖,如太原市杏花嶺區的大北門西社區身處萬達商圈,除了服務好普通的社區居民之外,還關照到商圈內其他群體的需求。

  運城市2021年被商務部確定為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按照“兩年試點、三年推廣”的要求,2022年開始,推進鹽湖區中心城區10個試點社區創建便民生活圈,重點打造2~3個高品質便民生活圈。截至目前,10個試點社區基本保障類業態已初步建設完成,基本滿足社區居民一日三餐、生活必需品、家庭生活服務等基本消費需求的業態,品質提升類業態正在不斷豐富中,便民商圈建設成效初顯。

  晉城市在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工作中,確定了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打造適合社區實際的特色便民生活圈。全市試點社區以黨支部為核心,全面推行“大黨建+網格黨支部+駐地黨員+志願服務”網格治理工作體系,努力做到零距離服務群眾。截至目前,1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商業網點數量共計達到5700個,社區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佔社區總建築面積的14.3%,高於國家標準4.3個百分點,服務居民24.7萬人。

  綜觀全省及試點城市做法,各地因地制宜,在加強頂層設計、分類建設布局;優先配齊基本保障類業態,因地制宜發展品質提升類業態;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引導企業延伸服務功能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值得一提,作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新體驗,新嘗試,由山西省零售商行業協會組織的SRBA第一屆街坊節暨2023“晉情消費·全晉樂購”社區行活動已成功舉辦32場。

  如何破題——

  問需於民,讓更多社區居民受益

  在全力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記者採訪中發現,一些居民反映,基本保障類業態配備充足,而品質提升類業態較少,尤其社區養老成為短板;一些老舊住宅社區地處商圈中心,功能單一,內部基礎設施發展滯後,無法滿足居民生活需求;一些試點城市反映,當前社區服務實際以財政投入為主,社會力量為輔,存在專項資金投入不足,社會資本參與度低嚴重制約升級擴面的問題。

  “從近年來開展滿意度調查的結果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便民服務設施缺少或使用不便、各類便民服務設施分佈不均勻、各類便民服務設施與居民實際需求存在差異、部分便民設施空間被挪用等。”省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處長郭小中介紹,對於如何進一步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應當因地制宜,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充分利用新技術,構建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務&&;調動多元主體參與,合力推進生活圈建設工作,開展便民服務建設等。此外,從全省便民生活圈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看,硬體上服務設施配置不足,在居家養老、助餐助醫等助老商業設施方面還有不少欠缺。

  為此,郭小中建議,要問需於民,並做好頂層設計,以居民滿意度作為重要標準,科學規劃並落實好試點工作。重點向“六個一”便民生活圈建設給予政策傾斜,建議民政部門和住建部門在進一步保障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用地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優先用於開設便利店、早餐點、菜場、配鑰匙、老年康護、幼兒託管等服務;設立專項資金支持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支持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數字化、便利化建設。鼓勵各地引進、培育專業化社區運營團隊,引導社會資本通過直接參與、間接投資等多種方式開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和運營。(記者閆傑)

【糾錯】 【責任編輯:李哲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