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産業發展大會開幕式現場。新華網 發(王林 攝)
新華網太原8月30日電(王浩慶)從古老城堡到研學基地,從傳統村落到休閒民宿,從觀光景區到康養地標……日前舉行的 2023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産業發展大會上,康養産業的蓬勃景象令人注目。
“山西正在成為全國重要旅游康養目的地、京津冀養生養老‘後花園’、周邊省市夏季避暑養生地。”山西省委書記藍佛安在大會致辭時的一番話,引發與會人士共鳴。
近年來,山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打造“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積極探索文旅康養産業融合發展新思路,推動文旅康養資源優勢不斷轉化為産業優勢和發展勝勢,康養山西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業態集聚:産業升級“融”起來
歷經4年,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産業發展大會不僅為康養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智力和技術支撐,也成為山西打造“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的重要窗口。
“山西發展康養産業,需要推動“康養旅游+”的産品開發模式,構築山西特色康養産業融合發展集群,以高質量的項目支撐文旅康養産業高質量發展。”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大使祝善忠説。
與往屆大會相比,本次康養大會高峰論壇期間,“融合”“康養+”成為與會嘉賓口中頻繁出現的熱詞,也讓參會者感受到了産業發展走向融合的新趨勢。

2023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産業發展大會高峰論壇現場。新華網 發(晉城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如何實現文旅康養深度融合,讓山西成為更多人休閒康養的目的地?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金湘軍&&,山西把文旅康養融合作為推動轉型發展、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重要抓手,圍繞資源優勢多元打造特色康養,圍繞細分領域多維拓展康養場景,圍繞不同業態多樣促進融合發展。
對於景區來説,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關鍵因素。2018年以來,晉城市陽城縣引進了科舉聖旨博物館、玉庭宮博覽館等文化旅游項目,並與山西省文旅集團合作編排明清院落實景融入劇《再回相府》。

皇城相府河山樓。新華網 發(王林 攝)
“上黨八音會、編鐘歌曲,這趟旅行‘文化味’十足!”趁着暑假,河南游客張淞雨帶着孩子來到皇城相府,休閒的同時,更近距離體驗到了獨具特色的晉城文化。
“康養+醫藥”是近年來忻州市發展“康養+”的一次全新嘗試。在五寨縣城南薛家村清漣河畔,一座高標準打造的集森林旅游和中醫藥康養理療於一體的中醫藥康養基地已建成。住宿餐飲區的新中式裝修古香古色;休閒康養區提供中藥足浴、熏洗、汗蒸、推拿按摩等多種理療服務。
此外,晉中市結合自身實際,着力打造“體育+康養”品牌,通過舉辦“瀟河源”杯羽毛球邀請賽、“平遙古城杯”中國擊劍公開賽、馬拉松等賽事,成功打造了晉中“體育+文旅康養”專屬IP。
2022年起,山西陸續制定實施《激勵文旅康養市場主體倍增的若干措施》《關於推動文旅康養市場主體發展的實施方案》《文旅康養領域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2023年行動計劃》等系列措施,強化政策引領,推動文旅康養産業融合發展。
“目前,山西已確定在10個縣(市、區)打造文旅康養高質量發展集聚區,並印發實施《2023年文旅康養集聚區打造實施方案》,優化要素市場環境,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加大軟體服務支撐,強化政策支持保障。”山西省文旅廳副廳長陳少卿説。
全域布局:産業體系“串”起來
開幕式上,藍佛安&&,優越的自然稟賦、良好的氣候環境、豐厚的歷史積澱、多彩的民俗文化、健康的飲食習慣,都為山西康養産業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坐擁丹、沁兩條河流,氣候溫潤,森林覆蓋率高……作為全國康養産業發展大會的永久會址,除了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晉城聚焦建設全國“文旅康養樣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定位,把全市域作為功能完整的文旅康養目的地來規劃、建設和管理,着力打造全域康養,為山西康養産業發展樹起了新的標杆。
初秋時節的晉城,山如黛、水如煙、樹成蔭,一座城就是一個大景區。
夜幕降臨,晉城白馬寺山收斂了白天的湖光山色,顯得十分幽靜。漫步其中,鄉村風格的木屋民宿與青石板鋪就的小路相得益彰,潺潺水流將依山錯落的不同區域分隔開來,每一步皆是舒緩身心的秀麗景象。
這是白馬寺山高端康養示範區,帶給游客的別樣康養體驗。

白馬寺山高端康養示範區夜景。新華網 王浩慶 攝
連日來,澤州縣大陽古鎮的夜晚流光溢彩、游人如織。民俗藝人將剛剛出爐的高溫鐵水拍打到空中,漫天金雨如星光般絢麗奪目,“打鐵花”表演引得觀眾陣陣讚嘆。
依託明清民居群,當地還打造了108個“太行人家”古韻系列康養民宿。夜宿大陽古鎮,游客既能體驗到傳統古建的深邃厚重,又能感受到非遺技藝的精彩魅力。

晉城王莽嶺景區一角。新華網 發(王莽嶺景區供圖)
7月底,位於晉城市陽城縣董封鄉的“畫家圪塔”藝術康養小鎮舉行康養業態集群項目開工儀式。董封鄉黨委宣傳委員梁建軍介紹稱,小鎮自2022年6月投入運營,目前已擁有16間畫家大師工作室,並被國內十幾所院校確定為寫生基地。
“小鎮共分3期建設,2023年計劃投資4500萬元完成環境提升等工程。建成後,這裡將成為集藝術寫生、文創製作、觀光旅居為一體的多功能康養藝術小鎮。”梁建軍説。
同時,陽城縣還進一步優化旅游交通環境,規劃建設旅游交通線,形成了縣鄉路、鄉村路、旅游路和城市綠道、田園綠道、風景道環環相連、標識清晰的全域文旅康養交通體系。
如今,白馬寺山高端康養示範區核心區“抬起龍頭”,王莽嶺景區實現項目風貌與自然景觀有機融合,太行古堡、大陽古鎮等10個文旅康養融合發展片區已具雛形……一條條生態“綠帶”、文化“玉帶”將晉城市文旅康養資源串珠成鏈、流光溢彩。
“目前晉城構建了‘一核、兩環、兩帶、多片’的空間布局,形成了“示範區+大景區+百村百院+旅游路網”的産品供給體系,‘東方古堡、人間晉城,雲錦太行、詩畫晉城’成為這座城市最亮麗的名片。”晉城市委書記王震説。
開放合作:産業發展“聯”起來
文旅深度融合的背後,是人們日益增長的文旅康養消費新需求。而這片廣闊的新藍海,也成為了山西推進産業轉型的重要戰場。
藍佛安&&,實現康養産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從供給側發力,開發獨具特色的康養産品,打造抱團發展的集聚&&,構建開放融合的康養業態,創新合作共贏的開發模式,加快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
抱團發展,開放融合,合作共贏。近年來,山西各地各部門主動以“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吸引更多市場主體投入山西康養市場,取得了“1+1倍於2”的“乘數效應”。
時隔一年,由山西晉城、河南焦作、四川樂山等18個地市共同組建的“文旅康養城市聯盟”再次相聚,通過文旅互融、&&互動,進一步構建旅游經濟圈,實現抱團發展。
本次大會上,河南濟源、安陽,廣東汕尾,四川達州,山東海陽5市入盟。晉城市委副書記、市長薛明耀説,旅游聯盟進一步增強了晉城對外省游客的吸引力。

2023中國·山西(晉城)康養城市推介會簽約儀式。新華網 發(藺超琳 攝)
來自廣東、廣西、江西和山西4省(區)的11個地市分別達成旅居康養合作框架協議;太原、運城、晉城等地的5個文旅康養項目與相關企業現場簽約,總額達66億元;26個項目場外簽約成功,總投資240億元……本次大會期間,山西一系列文旅康養項目成功實現簽約,收穫頗豐。
作為東道主,晉城也同省內及河南、四川、雲南、寧夏等省(區)多家旅行社,就周邊短線、研學、康養、國內長線、地接等旅游服務項目成功簽約。

航拍白馬寺山高端康養示範區。新華網 發(張文庭 攝)
“通過大會能與更多專家和同仁們共同學習成長,促進城市間深度交流合作,區域共享、品牌共建,推動康養産業協同發展。”一位來自四川雅安的客商説。
“加強交流合作,助推康養産業發展。”山西省民政廳二級巡視員張麗霞説,2023年,山西與廣東、廣西、雲南等14個省(區)簽訂旅居康養戰略合作協議;“環京兩小時康養生活服務圈”暨“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北京對接會上,太原、大同、忻州、長治、晉城5個市作了主旨推介並與有關部門簽訂了旅居康養框架協議。
遵循開放合作的發展路徑,一批優質文旅康養項目在更大的市場中與資本、技術和人才成功對接,既吸引來了外地客,也帶熱了消費市場。
據山西省文旅廳數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山西文旅康養市場消費供需兩旺。66個重點監測景區累計接待游客3853.24萬人,同比增長179.43%,其中省外游客數量大幅提升,佔比達41.38%。
“康養山西,夏養山西,誠邀各界朋友到山西走一走、看一看,住幾天、養幾日,品鑒華夏古文明,領略山西好風光,赴一場康養之約、來一場康養之旅,體驗養身之樂、養心之妙、養性之道、養老之福,全方位體驗康養新生活。”藍佛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