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頻道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山西
山西頻道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鄉村振興在行動|露營風起青山秀——呂梁市離石區探索農文旅融合振興路

2023年04月27日 08:30:03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太原4月27日電(劉雲伶 王亮)頭仰90度才能看到樹頂,腳踩綿軟松針、耳聞淙淙水流,自《詩經》靈感中得名的露營&散落林間……在位於呂梁山的大東溝景區露營地,蒼勁、雄渾的北方山水之美引客紛至。

  “山荒、河干、煤灰多”是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多年來背負的“標籤”。2022年以來,離石區委、區政府下大力氣打造大東溝生態景區,被深藏的綠水青山正逐漸變成金山銀山。與此同時,當地黨委政府還依託王營莊文旅小鎮推進農旅融合示範引領,眾多新業態不僅讓更多群眾吃上“旅游飯”,更有望激發起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露營風吹呂梁山 綠水青山帶笑顏

  參天的白樺林聳入天際,挺拔的松樹新發嫩綠松針,山間溪流水聲嘩啦,一樹繁花姹紫嫣紅。新華網 發(馬夢迪 攝)

  依山順水的3000米步道已成形,300個營位按規劃佈置,廁所等必需的配套公共設施已完工。在距離呂梁市區30公里的大東溝景區,一場露營文化節將於29日啟幕。

  近年來,約三五好友親近自然的露營逐漸受到游客追捧。據51Camp紅楓嶺營地創始人、杭州躺鹿露營總經理朱海濤介紹,在鄉村開展露營項目有利於提高游客停留時間,也有利於增加村集體收入,還可以開展“露營+體育”“露營+研學”等項目。

  2022年夏秋時節,未加雕琢的大東溝景區曾開展過露營嘗試,引來不少市民體驗,旅游綜合收入40多萬元,帶活了從市區到大東溝沿線的鄉村旅游。

  帳篷已經搭好,靜待游客。新華網 發(馬夢迪 攝)

  正是看重露營順應文旅發展新風,且周期短、輻射面大的特點,呂梁市離石區調查研究後深挖大東溝景區原生態旅游資源,主打露營牌。

  更為重要的是,曾飽受水土流失之苦的呂梁山珍視每一份綠色。植被豐富、氣候宜人,潛力在山、優勢在林、特色在水的大東溝景區開展露營項目,正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呂梁山春色美。新華網 發(馬夢迪 攝)

  2022年以來,呂梁市離石區鼎晟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穆生秀全程參與大東溝景區露營項目,“着力構建原生態美景沉浸式體驗區,以生態觀光和自然賞景為主,不過多造作,催生旅游新産品、新模式。”

  略施粉黛的大東溝景區,借露營讓滿林春色“出墻來”。圖為大東溝景區一角。新華網 發(馬夢迪 攝)

  景區建設做減法,露營服務做加法,營地建設使出繡花功夫。選擇多高的步道&階能讓游客舒服行走,公共衞生間如何布局方能與營&配套讓游客方便,這些都經過反復調研後才最終確定。

  溝梁開出旅游花 串珠成鏈時已至

  見到來調研的鎮黨委書記任利親,小神頭村黨支部書記牛艷軍拿出村集體工廠試産的各式糕點。包裝精緻、口味綿潤的各式糕點讓離石區信義鎮黨委書記任利親心生一計,將這些輕食推向來大東溝露營的游客。

  小神頭村生産的糕點。新華網 發(馬夢迪 攝)

  脫貧攻堅戰以來,離石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産業,憑藉黃土高原的原生態、《呂梁英雄傳》的氣概和老區群眾的勤勞樸實,農家樂、民宿等叫好又叫座。

  在信義鎮十三里沿線還散落着果蔬採摘、戶外拓展等鄉村文旅項目,而貫穿其中的是保留原生態的鄉村肌理,在“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創意提升。

  2022年,呂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刻繪葫蘆傳承人劉振在信義鎮嚴村投資約2000萬元建設葫蘆基地和葫蘆文化博物館,為鄉村旅游增加了新看點,吸引着中小學生到此研學,有望成為文藝青年的“種草地”。

  葫蘆文化博物館館內場景。新華網 發(馬夢迪 攝)

  相似的生態保護理念也融入大東溝露營地項目中。為了減少對樹木的影響,步道特意為大樹改道或“留位”,由此營造了曲徑通幽之美,及被當地人昵稱為“夫妻樹”等的景觀樹。林道兩旁堆放着少許被折斷的樹枝和小樹,以令前往研學的學生們切身領悟生態保護之人人有責。

  依山順水的大東溝景區步道為樹繞彎。新華網 發 (馬夢迪 攝)

  一棵樹展示着生命的頑強,也述説着植綠的不易。新華網 發 (馬夢迪 攝)

  心意相通的理念、串珠成鏈的布局、握指成拳的期待,便有了“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意境。

  “我們盼望大東溝露營帶來更多的人氣。”歸化村老支書王治平帶領村民辦農家樂,深知游客來了就要消費,村民就有收入,生活就會越來越好。

  歸化村的農家樂。新華網 發 (馬夢迪 攝)

  在朱海濤看來,露營業態增加游客駐留時間,必然為鄉村旅游帶來更多人氣,有助於更多的鄉村和百姓從中受益。“好的自然景觀加上優秀的運營、精細的設計,與當地鄉村旅游已有的布局相得益彰,能形成良性循環。”

  文旅融合探新路 奔赴鄉村振興下一程

  “小西瓜五月初成熟,能有個兩三斤重,每斤20元。”在信義鎮嚴村的蔬菜大棚裏,種了25年大棚的村支書王海榮介紹着西紅柿、黃瓜、甜瓜等,這幾年來採摘的游客越來越多,瓜果蔬菜比以前好賣多了,“村裏夫妻倆人照顧三個大棚,平均每年能掙12萬元。”

   嚴村的蔬菜大棚內,西瓜挂在架子上。新華網 發(馬夢迪 攝)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呂梁市離石區委書記廉海平提出,要因地制宜打造文化體驗、休閒觀光、研學游覽等功能於一體的鄉村振興示範基地,走一條集設施農業和鄉村休閒旅游齊頭並進的發展路子。

  在離石區,與大東溝景區一起扛起這份重任的,還有王營莊鄉村振興示範區。

  王營莊鄉村振興示範區文旅小鎮。新華網 發 (馮宇 攝)

  集文化展示、觀光體驗、特色餐飲、産業研學於一體的文旅綜合體正在王營莊推進。鄉村振興學院、文旅小鎮、庭院經濟等正在茁壯成長。

  為助力文旅賦能鄉村振興,呂梁市公交公司近日開通兩條旅游專線(試運行),滿足群眾赴王營莊文旅小鎮、大東溝等周邊景區旅游出行需求。

  瞄準大東溝、王營莊鄉村旅游大發展的消費市場,離石因地制宜培育“特”“優”“精”等城郊型、本土化、訂單式農業産業,把鄉村旅游産打造成具有牽引力的富民産業。

  為此,離石區正在籌劃成立國有的運營公司,通過村集體入股的方式集中使用鄉村振興資金,對一些前景好的涉農和文旅項目投資,爭取讓每個村發展有“品”的特色産業,帶動百姓實現共同富裕。

  而這或許是剛摘帽不久的紅色老區,在新時代為鄉村振興探索的一條新路。

【糾錯】 [責任編輯: 王浩慶]
<
>
X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6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