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未來中國體育發展的主旋律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茍仲文
李克敏:緊抓機遇 開創天津體育産業千帆競發新局面
嘉賓簡介
李克敏
天津市體育局局長。
體育局長的戰術板(17)專訪|李克敏:緊抓機遇 開創天津體育産業千帆競發新局面
面對新機遇,天津體育行業各級主管部門積極轉變觀念,創新思路,深化改革,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以下幾個方面是天津體育工作的重點。
由于第13屆全國運動會將在天津舉辦,我們抓住發展機遇的歷史性窗口期,開展“全運惠民工程”和健康天津建設。
李克敏:四大措施落實“大健康”理念
李克敏:建立遍布城鄉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體係
體育局長的戰術板(18)圖表|天津的全民“大健康”從這些“小目標”開始

    新華網北京4月24日電(張博、胡彥竹)天津作為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的舉辦地,擁有京津冀協同發展、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等戰略有利條件,在體育事業上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下階段,天津在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産業方面將如何開展工作?2017年,天津體育將如何“擼起袖子加油幹”?新華網體育聯合新華網天津頻道,獨家對話天津市體育局局長李克敏。

    “體育局長的戰術板”是新華網體育策劃的一檔融媒體訪談欄目,通過對話各地體育局長的方式,傳遞中國體育改革的能量,展現中國體育人“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勁頭。

    新華網體育:今年全運會增設乒乓球、羽毛球、龍舟、攀岩以及輪滑等5個群眾體育比賽項目,大眾體育走進了競技體育的舞臺。天津在大眾體育方面發展情況如何?

    李克敏:經過多年努力,我市建立起遍布城鄉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體係,對組織廣大人民群眾日常健身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群眾體育組織形式有四大類:一是依靠市級部門、區縣部門、街鎮政府、社村組織形成的4級體育管理體系,形成了各級體育、財政、規劃、工會、共青團、婦聯、教育、農委、民委、殘聯、老齡委、市容園林委及旅遊等部門協同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的工作格局;二是以青少年體育、社區體育、職工體育、農民體育、老年人體育、殘疾人體育、少數民族體育、婦女體育和軍營相關人群為基礎的行業組織體係;三是以開展不同運動項目為團隊的體育項目組織體係;四是以地域為基礎組織的跨行業、跨轄區、跨項目的新型體育組織。

    目前,已建立市級群眾體育社團50多個、市級體育類民非單位50多個、青少年等體育俱樂部300多個;區縣體育社團及各類體育組織100多個;自發成立的市民健身站、市民健身組織4000多個;建立國家級社區體育俱樂部12個、職工體育健身示范基地300個、創建了83個天津市青少年體育訓練基地和23個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208個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這些形式多樣、層次分明、管理有序的全民健身組織體係,促進了我市群眾體育管理體制和機制的創新和發展,成為新形勢下推動我市全民健身活動的重要組織保障。

    多年來,我們注重社會體育組織骨幹隊伍的建設,為各類群眾體育組織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30000多名,他們每天活躍在城鄉的各個群眾健身陣地,在組織市民健身和推廣普及科學文明健身方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豐富我市人民群眾的健身內容,不斷提升廣大市民的健身品位,我市有組織、有計劃地適時推出多種科學、時尚、健身效果好、深受市民歡迎的健身方式和方法。近年來,組織群眾體育專家研究創編和引進推廣了市民廣播體操、健身操舞、健身健美,健身氣功及現代球類等係列科學文明、現代時尚的健身方法,受到市民的喜愛,在廣大市民中得到廣泛普及。

    同時,各級體育部門、行業單位、體育社團組織等,發揮體育競賽的“杠桿”作用,組織舉辦豐富多彩、別具一格、特色鮮明的各級各類體育健身競賽和表演活動,吸引了廣大市民踴躍參與。天津市運動會、市全民健身運動會、五一職工長跑賽、“三八健康杯”婦女體育比賽、“健身大拜年”、海河龍舟節、市民健康跑、山野運動會、青年體育節、校園足球聯賽及區縣、行業運動會等大型傳統性的群體示范賽事活動形成了不同時節健身熱潮。連續舉辦五屆的全民健身運動會及其係列展示體驗活動,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每年參加活動的市民多達400萬人次。

    新華網體育: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體育工作特別是全民健身納入到“大健康”的理念。在貫徹落實《綱要》方面天津市有什麼具體思路和舉措?

    李克敏:天津從四個方向落實“大健康”理念。一是弘揚健康文化。充分利用各種大眾傳播媒介的作用,開展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健康知識宣傳,在全社會倡導正確的健康理念。培育全民健身意識和健身生活習慣,倡導“大健康”理念。二是普及健身運動,豐富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健身場所建設,提高每人平均擁有公共體育設施面積。完善街鎮、社區健身設施。著力構建市、區、街鎮、社區(村)四級全民健身設施網絡,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三是促進體育與衛生醫療機構有機結合,創建集醫療、康復、預防保健為一體的體育醫院。進一步完善市、區和街鎮科學健身指導中心、站點的建設,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發揮全民科學健身在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和傷病康復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最後一個方向就是發展壯大體育産業。發揮全民健身對體育産業的帶動作用,擴大全民健身服務産品供給,壯大健身休閒、競賽表演、場館服務、體育培訓、體育用品制造和銷售等體育産業規模,助推大眾體育健身消費,不斷提高健身服務業在體育産業中的比重。

    新華網體育:2016年,國家各部委聯合密集發布了多項關于體育産業發展的文件,為體育産業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下階段,天津對體育産業的規劃和布局是怎樣的?

    李克敏:對于體育産業的規劃和布局工作,天津不僅在宏觀上提出了體育産業的發展目標和工作指導思想,同時也總結了當前體育産業發展的成績、不足和面臨的機遇,在此基礎上,部署了今後的七大重點工作任務。

    首先我市確定了發展目標,《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建設10個市級體育産業基地,打造10項高級別體育品牌賽事,培育100個群眾喜愛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動,體育産業總規模達到1000億元。基本形成涵蓋體育競賽表演、健身休閒、場館服務、中介培訓、傳媒與資訊服務、體育用品制造及銷售等門類的體育産業體係。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全市戶籍人口總數的48%,群眾體育健身和消費意識顯著增強,體育公共服務覆蓋全民,建立比較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體係。

    由于第13屆全國運動會將在天津舉辦,我們抓住發展機遇的歷史性窗口期,深入貫徹2016年全國體育産業工作會議和市委十屆十一次全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扎扎實實地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開展“全運惠民工程”和健康天津建設,繼續深化全市體育事業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優化投資營商環境,深入推進保障改善民生各項工作,搶抓機遇,奮勇爭先,推動體育産業在擴大投資消費和提質增效上取得更大進展,在增動力、添活力上取得更大突破,努力開創體育産業千帆競發的良好局面,確保體育係統高品質完成我市2020年全面建成高品質小康社會的工作任務。

    在體育産業的發展方面,我們當前面臨著諸多機遇。

    第一就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濱海新區開發開放、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以及“一帶一路”建設五大戰略疊加,發展前景廣闊。同時天津2017年將舉辦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2019年將舉辦第十屆全國殘運會和第七屆特奧會;2022年,京津冀地區還將迎來冬季奧運會。這些重大賽事在天津及周邊地區接連舉辦,為天津體育産業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二就是産業結構轉型升級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日益增長,經濟增長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轉型,消費成為促進經濟轉型、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體育消費方式也逐漸從單一的實物型消費,向參與型消費和觀賞型消費拓展。健身消費作為新興消費熱點,與人的發展緊密相連,蘊育著巨大的需求潛力和市場價值。按照國際水準,當每人平均GDP達到5000美元時,體育産業會出現“井噴”態勢。目前中國每人平均GDP已達8000美元水準,每人平均體育消費額卻只有全球平均水準的十分之一,未來前景將更大程度地釋放。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央將體育健身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列為六大消費增長點之一。可以預見,大力發展體育産業,促進健身休閒和健康等産業深度融合,必將匯聚起強大的經濟動能,有力推進健康中國、健康天津建設。

    面對新機遇,天津體育行業各級主管部門積極轉變觀念,創新思路,深化改革,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不斷提高我市體育産業工作水準。面對目前的情況,以下幾個方面是天津體育工作的重點。

    第一,我們要全力打造“全運惠民工程”,實施天津市體育設施建設空間布局規劃,建設市、區、街鎮、社區(村)四級全民健身設施網絡,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構建“2212”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格局。

    第二,著力培育“體育+”産業發展,我們正在積極探索體育産業與文化、旅遊、會展等相關産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推動體育産業結構調整,挖掘産業融合的結合點,增強體育産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第三,推動高端健身休閒業發展。以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為重點,培育一批高端健身俱樂部。提升天津奧林匹克中心、團泊健康産業園和海河教育園體育中心三大場館群服務功能,培育一批有特色的體育競賽、健身娛樂、培訓、文體表演、會展旅遊品牌活動。

    第四,加快發展競賽表演業。下一步,我們要做精已有基礎的天津國際馬拉松賽、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京津冀環團泊湖自行車賽等知名賽事,做響正在創新發展的海河國際龍舟賽、團泊湖國際鐵人三項賽、全國武術運動大會等國際國內賽事,使之成為對外宣傳的窗口和城市名片。

    第五,鼓勵扶持體育産業集聚區建設,積極引進國內外高端體育裝備制造企業落戶天津。利用天津高端制造業的良好基礎和突出的區位優勢,採取走出去主動招商的方式,重點吸引高附加值的裝備企業進駐天津,推動高端體育裝備制造業在天津的集聚。

    第六,我們要大力鼓勵體育中介服務的發展,推動體育産業自我發展向體育産業與其他産業融合發展轉變。充分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優勢,吸引國內外的一流體育中介機構入駐天津,帶動天津本土體育中介企業的成長。

    第七,體育部門要全面提升駕馭體育産業的能力和水準。一方面,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地開放體育資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共同興辦健身休閒産業。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壯大各級各類體育社會組織,培育各類市場主體,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CopyRight ©2000-2017 sports.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體育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
新華網體育頻道
Copyright ©2017 sports.xinhuanet.com
01003010103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