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撥開迷霧的金牌

新華網
2021-10-30 12:19
在包濤籌資開設的“脊髓損傷殘疾人生活重建”培訓班中,李八方待了45天。

  新華社銀川10月30日電 題:一塊撥開迷霧的金牌

  新華社記者馬思嘉

  在拿到金牌、得知自己打破全國紀錄時,李八方第一時間給妻子發消息、打電話。“縣裏、鄉鎮、村上的人都把我的電話打爆了,我一下感到人生有了方向。”

  24日,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男子鉛球F53級決賽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寧夏同心縣興隆鄉李堡村肢體一級殘疾人運動員李八方代表寧夏隊奪金。

  坐在輪椅上,借助左手的微弱握力,李八方竭盡全力一擲,以3米38的成績打破全國紀錄——“這是我殘疾後做成的第一件事。”

  2009年,一場車禍讓他頸部以下全部癱瘓。在那之前,李八方躊躇滿志——他經營公交車、做生意,全家衣食無憂。事故發生後,他只能臥床,由妻子照顧飲食起居,手術、治療漸漸花光家中積蓄。

  “那幾年家裏太困難了,基本生活都成問題。”他的妻子周曉燕説。當時,他們的小女兒才一歲,她甚至無法外出打工掙錢。

  再困難,李八方夫婦都未放棄對生活的熱愛。沒錢做康復理療,李八方就在妻子督促下,每天躺著練習拉力器——這為他參加殘運會打下基礎。沒錢買輪椅,周曉燕就每日背著70多公斤重的丈夫在鄉間小道轉悠。“有時忽然下雨,來不及進屋就把人淋濕了。”

  在村裏支援下,周曉燕靠婦女創業貸款發展起養殖業。在精準扶貧中被識別為建檔立卡戶後,全方位政策支援讓他家銀行卡每年多了三萬多元進賬,孩子的學費得到大幅減免,圈裏牛羊規模擴大。

  昔日略顯灰暗的生活,逐漸有了起色。

  一輛由同心縣殘聯和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電動輪椅,讓李八方一下子激動地抱住周曉燕:“我有腿了!”在那之後,李八方整日坐著輪椅,陪在忙碌的妻子身後。

  然而,他雙手沒有握力,生活仍無法自理。李八方坐著輪椅在村裏轉悠時,感到未來如一團迷霧。

  2019年,同心縣政府和殘聯為他家中做無障礙改造,他偶然結識了改造項目第三方負責人包濤。包濤從小患有小兒麻痹,拄著雙拐,卻是乒乓球運動員、康復醫學醫生,還是殘疾人運動員教練。

  “我希望通過殘運會這個舞臺,幫重度殘疾人找到人生目標。”包濤説。

  在包濤籌資開設的“脊髓損傷殘疾人生活重建”培訓班中,李八方待了45天。隨後,便跟著包濤練習鐵人三項。

  起初,周曉燕並不支援他去。“他一人在外,生活不能自理,我怎麼放心?”看到李八方訓練完回來特別開心,她又改變了主意:“去就去吧,只要他高興。”

  從2020年9月到本屆殘運會前夕,李八方和七十多名重度殘疾人一起,處于封閉訓練中。寒冬,陪護人員清理完積雪,他們練習用手推輪椅前進;夏天,他們的身體因損傷而無法排汗,每天卻要在酷暑中訓練6小時。一些人無法忍受,漸漸離開。

  借助噴壺噴水降溫,李八方咬牙堅持下來。“那種痛苦無法想像。”包濤説。

  陜西殘運會賽場,初試牛刀就在決賽中打敗三名老將,李八方成了家鄉的“名人”。然而,和一些殘疾人運動員帶給他的震撼相比,他覺得自己的努力“算不上啥”。“多虧國家給我們創造了這樣一個舞臺,讓我們有施展自己的機會。”

  此次去西安,李八方還有一個驚喜發現: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

  從第九屆殘運會至今,包濤不記得指導過多少殘疾人參賽。在他看來,競技體育不僅能讓重度殘疾人在鍛煉中逐漸恢復自理能力,還能讓他們迸發強大精神力量。

  李八方有了日益清晰的目標——繼續從事運動,激發自身潛能。“這次獲獎,讓我對自己、對未來充滿希望。努力了,就沒有做不成的事。”他説。

責任編輯:王夢
01002002026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1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