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營城——讓“賽事經濟”持續火下去-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2/15 18:25:54
來源:新華網

以賽營城——讓“賽事經濟”持續火下去

字體:

  新華社杭州12月15日電(記者夏亮、陳地、盧羨婷)13日,國際排聯女排世俱杯、世界羽聯世界巡回賽總決賽兩大國際級頂尖賽事同時在“亞運之城”杭州打響。而就在幾天前,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杯也才在“大運之城”成都落下帷幕。

  這是2023年6月28日拍攝的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館群(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仲冬時節,大眾對于賽事的熱情並沒有隨著寒意襲來而逐漸冷卻。在經歷了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等盛會後,“賽事經濟”在國內眾多城市興起,展現出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中國經濟的火熱活力。以舉辦重大體育賽事為契機,提高城市關注度,助推城市産業轉型升級與經濟高品質發展,“以賽營城”正在為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帶來新動能和更多可能。

  好戲連臺 杭州迎來“賽事黃金周”

  “到底去看哪一個好”,這幾天,這一問題成了不少體育迷“幸福的煩惱”。

  12月14日,在杭州舉行的2023世界羽聯世界巡回賽總決賽混合雙打B組比賽中,鄭思維(左)/黃雅瓊慶祝得分。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12月13日至17日,世界羽聯世界巡回賽總決賽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揮拍,比賽匯聚了包括男單現世界排名第一的丹麥選手安賽龍、女單現世界排名第一的韓國選手安洗瑩以及陳雨菲、黃雅瓊、戴資穎等一眾羽壇頂尖高手。

  與此同時,來自各大洲的冠亞軍女排俱樂部隊伍再加上東道主的頂級球隊,也在同一時間段在杭州集結,6支球隊將在黃龍體育中心爭奪世界頂級職業女排俱樂部賽事的桂冠。

  此外,就在兩項大賽收官的同一天,36000人參與的杭州馬拉松也將在黃龍體育中心鳴槍開跑。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亞運會後杭州迎來的首個“賽事黃金周”。 杭州市體育局局長金承龍在世界羽聯世界巡回賽總決賽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後亞運時代,我們每年都將在不同的亞運場館舉辦高水準的賽事。”

  12月13日,女排世俱杯揭幕戰中天津女排3:0完勝南美杯亞軍巴西米納斯女排。圖片來自天津渤海女子排球俱樂部官方社交媒體賬號

  在13日進行的女排世俱杯揭幕戰上,天津女排3:0完勝南美杯亞軍巴西米納斯女排。賽後,天津隊主教練王寶泉對賽事氛圍讚譽有加,“賽場非常好,球迷上座率很高,整個賽場布局很合理,這使我們在很近的距離就能聽到球迷為我們的吶喊助威,這為咱們球隊最終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浙江省體育局副局長張亞東表示,女排世俱杯是持續放大“亞運效應”和“賽事強省”建設新的起點,這項高水準國際賽事的舉辦,既是後亞運會時代大型體育場館綜合利用的典范,又是持續打造“賽事強省”的有力舉措,在不斷豐富老百姓體育文化生活的同時,將極大地促進體育與文化、旅遊深度融合,推動體育競賽表演業的繁榮,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的強勁動力。

  浙江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院長李啟迪認為,一係列重大賽事頻頻舉辦的背後,是浙江充分利用亞運資源的紅利與契機,持續增進與國際體育組織的聯繫與交往,著力引進國際重大賽事,積極培育賽事經濟,全力打造“國際賽事名城”金名片的具體舉措。

  雙向奔赴 乘勢而上打造賽事之城

  城市成全賽事,賽事成就城市,這是一場“雙向奔赴”。

  杭州亞運會閉幕前夕,杭州召開新聞發布會官宣將打造國際“賽”“會”之城:到2025年,初步形成杭州特色賽會體係,成功申辦3項國際單項體育組織頂級賽事,每年舉辦國際和國內高等級賽事10項以上,杭州城市知名品牌賽事6項以上;到2035年,建立與世界一流城市相匹配的賽會體係,爭取再舉辦一次高級別綜合性賽事和3至5個世錦賽、世界杯等頂級單項賽事。

  10月8日,數字火炬手在杭州亞運會閉幕式的主火炬熄滅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杭州市市長姚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杭州有一流的城市綜合實力和大型賽事舉辦能力,國際“賽”“會”之城的打造,是城市與體育的“雙向奔赴”、杭州與世界的“攜手同行”,國際體育單項組織與杭州合作有著“同頻共振”的優越條件。

  瞄準國際體育“賽”“會”之城的發展目標,並不只有杭州。2020年1月,哈爾濱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要創建國際體育賽事之都的建設規劃。同年3月,深圳市出臺了《關于加快體育産業創新發展若幹措施》,提出加快建設國際著名體育城市。2021年9月,《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綱要》發布,成都宣布將著力打造“兩都四中心一極”的世界賽事名城體係,以更高水準推動體育助力城市發展、融入市民生活。

  浙江工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陳國亮表示,體育賽事産業是城市經濟增長的綠色産業,大型體育賽事對于城市經濟的作用是多方面、多維度的,能給舉辦地區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如完善城市的基礎設施、促進城市旅遊業的發展、有效吸引外資、拓寬消費市場等。

  12月10日,冠軍中國隊(中)、亞軍韓國隊(左)和季軍日本隊在2023年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杯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在‘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體育強國’成為發展目標和‘雙迴圈’經濟格局確立的背景下,高品質發展不僅成為體育産業的戰略選擇,更是凸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價值導向。”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鄭芳表示,體育賽事是體育服務業的核心産品,體育賽事活動消費引領體育消費發展,也是促進新時代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應有之義。

  體育賦能 賽事經濟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數據顯示,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的市場開發總收入超53億元,其中杭州亞運會共徵集118個類別的176家企業,讚助金額超44億元,無論是讚助收入和讚助商規模都為歷屆亞運會之最。在票務方面,杭州亞運會售票總數超過305萬張,票務總收入超過6.1億元,同樣成績斐然。

  然而,這並不是亞運賽事經濟的全部。浙江省統計局曾通過測算杭州亞運會籌辦階段的投資對杭州市GDP、財政收入和就業人數的影響,推測出亞運投資對杭州市GDP的拉動量約為4141億元,佔同期GDP的7.6%;對財政收入的拉動量約為1033億元,佔同期財政收入的8.2%;對就業人數的拉動量約為67萬人,佔同期就業人數的2.4%。

  近年來,在廣袤的鄉村,體育賽事和體育旅遊的強大融合效應,同樣正在將“綠水青山”的自然資源,轉化為賦能産業和振興鄉村的“金山銀山”。貴州黔東南地區的“村BA”“村超”的火爆,帶動當地旅遊、住宿餐飲等相關收入大幅增長,通過公益直播助力特色農産品銷售,將賽事資源轉化為鄉村産業的發展效益,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引擎、新動力。

  10月25日,遊客從“村BA”主題茶飲店前經過。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中國城市體育消費報告》顯示,作為全球最大的體育休閒消費市場之一,當前我國體育消費規模約1.5萬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2.8萬億元。體育休閒消費日益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為擴內需、促消費、穩增長做出重要貢獻。

  以賽引流,以賽促流,實現“賽事+旅遊”“賽事+文創”“賽事+會展”“賽事+商貿”等“賽事+”融合發展,體育賽事正在為地方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乘數效應。“這充分證明了賽事經濟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引擎’,是擴內需、促消費、穩增長的‘新載體’和‘新路徑’,也是引領群眾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風向標’和‘減壓閥’。”李啟迪説。

【糾錯】 【責任編輯:解冰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