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黃土高原,陽光傾瀉在高橋鎮的山道間,一座座銀白色的大棚如波浪般起伏。走進安塞陽光家庭農場,這裡不僅有美麗的田園風光,更有豐富多樣的水果採摘體驗,讓游客們流連忘返。這座以採摘體驗為核心、年收入超200萬元的省級示範農場,正用“四季有果、三産融合”的實踐,書寫着鄉村振興的鮮活樣本。
"近年來,定邊縣建立了廢舊地膜回收再利用長效機制,通過機械化回收地膜、建設殘膜回收網點、廢舊地膜再加工等一系列舉措,推進了農業地膜的循環利用。"
編號為116的朱鹮雌鳥 通訊員杜芳俊 邊莫涵 攝3月19日,在榆林市橫山區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飛基地裏,隨着生態監測屏驟然亮起紅色信號,—編號為116的朱鹮雌鳥成功産下了今年的第一枚卵。
3月19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渭南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在臨渭區進行田野文物普查時,在三張鎮紫楊遺址(新石器時代)發現了一件仰韶文化時期的大型紅陶尖底瓶。
近年來,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聚焦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通過完善疾病篩查網絡、優化醫保政策服務體系、升級醫療硬體設施等一系列有力舉措,讓健康服務更可及、更暖心。
"該項目將建設一個集精煉棕櫚油生産與配送於一體的現代化産業基地,一期工程預計總投資額為5000萬林吉特,約合人民幣8250萬元。"
這僅僅是寧陜縣電商主播直播帶貨火熱場景的一個片段。寧陜縣江口回族鎮小夥許磊單場直播中幫銷20余種農林特産,累計觀看量超10萬人次。
除夕開始,安康中心城區東、西城墻主題文創展,特色美食品鑒文藝演出,民俗展演非遺展示,魔術雜技等活動吸引不少游客前來賞民俗、品年味。
"活動上發布了264項“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過大年”活動精選菜單,並以視頻發布形式展示了西安高新區“新春文化活動”的豐富內容和“一刻鐘文明實踐圈”的創新建設藍圖。"
"為持續提升村莊人居環境,嵐皋縣民主鎮棗樹村積極爭取人居環境整治鞏固銜接資金,以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將原來臟亂差的小村莊變成了“一村一景、一村一園”的特色新農村。"
"春運首日,火車站24小時工會驛站的成立,將全天候為旅客提供信息諮詢、緊急救助、閱讀小憩等一系列貼心服務,讓旅客熱可納涼、冷可取暖、累能歇腳、渴有茶飲,為廣大旅客提供了一個溫馨、便捷的休息與服務場所。"
重點建設了秦龍乳業存欄2萬隻數字化奶山羊自控奶源基地建設項目,德瑞牧業萬隻奶山羊規模化養殖基地建設項目,百躍公司配方奶粉生産技術改造項目,秦龍乳業萬噸特殊醫用配方羊奶粉生産建設項目等24個重點項目,建成了國家羊乳加工中心和全國一流羊乳全産業鏈融合示範基地,實現了産業水平更高、産業效能更強、産業效益更好的高效能發展。
為深入貫徹省、市關於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決策部署,幫助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充分就業,1月9日上午,西安市鄠邑區人社局、鄠邑區殘聯共同舉辦了鄠邑區2025年就業援助月直播送崗活動。
"隨着旬陽市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的深入推進,遠程診斷、專家駐點幫扶、巡迴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一系列實打實、便民利民舉措深得民心。"
合陽縣城市管理執法局在不影響市容環境、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城市空閒地段,規範設置了多處便民微市場。
"隨着市場對馬鈴薯加工産品需求的持續攀升,榆陽區立足自身優勢,於2024年建成了20萬噸年馬鈴薯産品深加工項目,為當地馬鈴薯産業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
"包括“品關中美食 享秦風古韻”美食展銷活動、第二屆“吃蒲城 最關中”廚藝爭霸賽、“嘗遍四海 難忘渭南”農特産品展銷活動、“穿越千年時光 見證非遺之美”非遺文創展演活動等,讓市民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能享受到文化盛宴。"
"為此,西安市新城區採取了多種措施切實保障學生每天校內外運動兩小時,讓孩子們在陽光下多奔跑、多運動、多呼吸新鮮空氣,讓他們身上有汗、眼裏有光。"
12月26日,西安市蓮湖區政協、團區委、區民政局及轄區公益組織赴山陽縣延坪鎮西泉小學,開展了一場充滿溫情的“暖冬行動”——壹基金冬季溫暖包公益活動。為山陽山區的孩子們送上冬日的關愛,讓他們在寒冷的季節裏感受到一份溫暖。
"經濟發展方面,前三季度紫陽縣全縣地區生産總值(GDP)增長6.6%,超出目標1.1個百分點;項目建設方面,全年實施重點項目 202個,總投資86.14億元;産業發展方面,富硒食品、秦巴醫藥、文旅康養和修腳足浴四大産業鏈“拉”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走進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杜康鎮大楊村四季香現代蘋果産業示範園,可以看到身穿迷彩服與藍色勞作服的技術員正在一行行果樹間,操作履帶式升降作業&&給果樹進行冬剪。"
"隨着當地家畜養殖規模逐年擴大,定邊縣農業農村局大力實施“糧改飼”項目,推廣高産優質苜蓿種植,試種飼草新品種。"
近日,在寶雞市渭濱區經二路沿街街道上,街邊的樹木多了一些“多巴胺”元素,走近一看,樹木都穿上了可愛的“毛衣”,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拍照。
今年以來,安康市漢濱區立足區位優勢,在“工業重鎮”五里鎮發展織襪産業家庭工坊,開創興業、強鎮、富民“多贏”新局面。
"農戶們對拐棗樹進行養護近年來,旬陽市依託退耕還林項目發展,把生態治理和發展特色産業有機結合起來,使原本鮮為人知的小拐棗,做成了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生態創優”為一體的大産業,走出了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讓綠水青山既有“顏值”,更有“價值”。"
"陜西秦山珍硒食用菌有限公司種植基地負責人謝先平介紹説: 我們這個基地有大棚127個,總面積65畝,目前67個大棚種植羊肚菌,60個大棚種植了51萬袋平菇。"
"暢通欠薪線索反映&&等線上投訴舉報渠道;形成“快篩-快辦-回訪”高效處置閉環,打好“護薪”組合拳,對欠薪問題實施多方聯動、風險聯控、服務聯辦、應急聯處,全面提升欠薪線索辦理質效。"
"如今,金雞灘鎮的羊産業正沿着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數字化、品牌化的道路飛速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範例。"
"論壇揭曉了2024年中國股權投資年度排名,西安高新金控集團旗下西安高新技術産業風險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西高投”)位列2024年度“中國創業投資機構TOP38”,成為西部地區首次進入清科創投機構主榜50強的投資機構。"
“我們謝家溝種糧農戶100多戶,種植高粱面積是5800來畝,每畝大概能産800至1000斤左右,和佳縣一隆公司又簽訂了合同,今年大概能收580來萬斤。
"今年以來,國網米脂縣供電公司為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從米脂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紀檢監委、政府部門、企業和群眾中選聘了11名行風監督員,對供電公司的電力服務、社會責任等進行全方位監督。"
"這種對種植戶年度生産全過程建立積分制的管理,用煙農和技術員“看得到、算得清、比得着”的量化指標,使每個煙農都可以取長補短,從而全面激發了煙農戶“比、學、趕、超”的發展活力。"
為了給明年春季造林植綠做準備,這兩天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群眾搶時間、抓進度,在流沙地裏挖溝埋草、揮鍬填沙,一眼望去沙漠像被披上了“格子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