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海合作組織減貧和可持續發展論壇在陜西西安開幕。習近平主席向論壇致賀信。


5月20日,上海合作組織減貧和可持續發展論壇在陜西西安開幕。習近平主席向論壇致賀信。

沈躍躍&&,賀信充分體現習近平主席對消除貧困、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視,對上合組織國家深化交流互鑒、建設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殷切期望。

中方作為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願同各方持續加強政策溝通,分享減貧經驗。

農業科技創新是減貧的“金鑰匙”、可持續發展的“穩定器”。

5月20日,上海合作組織減貧和可持續發展論壇在陜西西安開幕。5月19日,與會人員在陜西楊凌示範區進行實地考察等活動。

Attendees at an SC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forum recognized China's achievements in rural development as a valuable model for member countries.

來自巴基斯坦的“新農人”將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系統學習種子生産與加工、牲畜疾病監測與防治等領域的知識。


昔日長安商賈雲集、貨通天下的盛景,如今在中歐班列轟鳴與絲博會人潮中再現。古老絲路起點,正以全新姿態熱情擁抱世界。

絲博會是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見證。絲博會舉辦地陜西地處中國西部內陸,不沿邊不靠海,近年來搶抓發展機遇,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積極打造高能級開放平台,不斷跑出向西開放“加速度”,成為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

長安復攜手,再顧重千金。在全球經貿面臨重大挑戰之際,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日前在古都西安開幕,吸引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匯聚於此,聚焦互聯互通,共繪合作藍圖。

第九屆絲博會以“絲路融通·開放合作”為主題,舉辦多場經貿投資交流活動,全面展現共建“一帶一路”成果,促進國際經貿交流合作。

本屆絲博會充分發揮絲博會高能級開放平台作用,服務國家向西開放戰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促進東中西部區域互動合作。

絲博會已成功舉辦九屆,不僅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高能級開放平台,也是觀察中國開放和發展活力的重要窗口。

絲博會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促進東西部地區互動合作發揮了重要平台作用。

The 9th Silk Road Int'l Expo is underway in Xi'an, bringing together guests from over 40 countries and regions. Journalists praised the scale, openness, and potential of the event, viewing it a vital bridge for deeper China-Europe ties.


陜西圍繞産業鏈集成創新,探索建立參與世界市場體系、國際要素循環、全球産業分工的雙邊、多邊、區域合作機制,推動形成協同周邊、服務全國、融入世界的全域開放格局。

千年古都西安作為古絲綢之路起點,承東啟西、連接南北,歷來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橫貫亞歐的“鋼鐵駝隊”和日趨繁忙的“空中走廊”彌補了西安不沿邊、不靠海的“短板”,又一次讓西安站在了聯通世界的“十字路口”。

低空經濟展以“創新驅動低空經濟、融合共繪絲路新篇”為主題,全國300余家企業攜450余件産品參展,通過實物展陳、智能化展示等方式體現低空經濟領域新技術、新成果。

進一步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全方位經貿投資合作,助力陸海絲綢之路聯動發展和向西開放。

西安,自古起因陸上絲綢之路而駝鈴聲不斷,中外使者絡繹不絕。如今,共建“一帶一路”繼古開今,中國與外國互通有無、友好交往的見證者,從駝隊變成了“鋼鐵巨龍”。

從2024年起,低空經濟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有望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低空産業發展步入快車道,應用場景走向立體化、多樣化,交通從“平面”延展到“空間”,進一步打開了經濟發展空間,“低空+”逐漸融入社會生産和人民生活。

當科技不再是實驗室裏的“高冷”名詞,而是化作守護健康的AI醫生、重塑生命的3D骨骼……從實驗室走向大眾視野的前沿科技,正以可觸可感的方式,講述着陜西科技創新的故事。

十余家海外金融機構與全國各地百餘家企業代表在現場達成多項合作,為陜西高水平對外開放注入強勁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