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西部示範 西安先行

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赫赫宗周、煌煌漢唐,記錄下古長安的歷史風雲。闊步邁進新時代,如今的西安,牢記“發揮西安國家中心城市龍頭帶動作用”的重大要求,自覺扛起“西部示範、西安先行”的重要使命任務。

文華映長安——古都西安守正創新推動文化繁榮實踐觀察

何為長安?她是有3100多年建城史、累計110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周禮秦制、漢風唐韻,留下的文化瑰寶燦若星河。她又是推動文化繁榮的現代都市。一年20餘部駐場演藝呈現人文之美,院團改革步穩蹄疾,“文藝陜軍”再寫輝煌……

打造更高能級“向西開放”&&——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觀察

2013年,首趟中歐班列(西安)開行,古絲路起點的聲聲駝鈴變為穿越大漠的滾滾轟鳴。十餘年來,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班列開行量不斷創新高。2023年,西安成為全國首個中歐班列年度開行量突破5000列的城市,累計開行量約佔全國開行總量的1/4,班列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主要指標連續6年穩居全國第一。

三招讓科研成果從“書架”到“貨架”

以往,科研機構創新“勢能”受制於一些體制機制“細繩子”的牽絆難以充分釋放,“不敢轉”“不想轉”“缺錢轉”,成為一段時間裏各地在職務科技成果轉化中面臨的普遍難題。2022年3月,陜西正式亮出一套改革“組合拳”,以“三項改革”,為科技成果的高效轉化“清障”“護航”,促成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轉為生産力。兩年多過去,堵點打通了嗎,科研人員的包袱卸掉了嗎?

中國—中亞合作在高水平開放中穩步向前

2023年5月在西安召開的首屆中國—中亞峰會,成為雙方關係史上的里程碑,為雙方合作搭建了新&&,中國同中亞國家關係邁入嶄新時代。一年來,中國中亞合作快速發展,呈現出全面推進的良好勢頭,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更加緊密。

“微短劇之都”的創作密碼

擁有3100多年建城史、累計1100多年建都史的西安,自帶歷史文化的氣質,留存眾多古色古香的遺跡,沉澱無數值得訴説的故事,為影視作品創作提供不竭靈感。20世紀80年代,發端於西安的西部電影亮相國際大銀幕,為中國電影捧回眾多國際獎項。如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在微短劇興起帶來的影視變革浪潮中,西安又一次立於潮頭。

跟隨衛星,走進古城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擁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十三朝古都,絲綢之路起點……悠遠厚重的歷史,在這裡留下了燦若星辰的文化遺産。讓我們跟隨衛星,穿過歷史的塵煙,從數十萬米高空,一起走進古城西安。

古城西安正成為國際青年創業熱土

“註冊公司需要哪些手續?”“如何辦理工作簽證?”“中國市場有哪些可挖掘的商機?”金秋十月,碧空如洗,在古城西安西鹹新區的一間會議室裏,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正在進行。與會者是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人,有的正在西安留學,有的已在中國工作多年,也有已經開辦了公司的創業者。

活力滿滿 古都西安涌動“體育熱”

自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2021年在陜西舉辦以來,西安向社會開放一批全運場館,這不僅為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場館的後續利用探索了可複製的經驗,而且極大激發了人們參與體育運動、擁抱美好生活的熱情。這座擁有3100餘年建城史的古老城市,正因為體育而變得富有活力、魅力十足。

何以西安

西安,如同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承載着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記憶。周之豐鎬,奏響禮樂文明之華章。赳赳大秦,展開華夏一統之畫卷。絲綢之路,築東西方交流之橋梁。

文化中國行丨古都西安:在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穿”回盛唐

隨着傳統文化熱潮的涌現,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成為古都西安熱門文旅地標。這座街區以具有市井煙火氣的盛唐長安城為時空背景,融合影視IP、唐文化、古建築和數字化旅游等多元化內容,以富有“唐風唐韻”的視聽體驗和有趣的互動表演受到游客歡迎。

新華全媒+·城市巡禮|西安:活力古都 魅力西部

厚植文化沃土促進文旅融合、立足創新開放實現産業發展、建設基礎設施推動城市更新、加強生態保護增進民生福祉……各項事業的不斷發展,持續為西安注入新的生機活力。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和服務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古都西安,在闊步前行中展現出磅礡氣象。

版權所有: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