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陳理念和方式之變,折射出各地博物館文物保護、藏品研究、展覽陳列水平的躍升。近年來,各地博物館深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力求將中華文化全面、真實、立體呈現。
金怪獸、杜虎符、鎏金銅蠶等珍貴文物在秦漢館與游客見面。
全國博物館全年舉辦陳列展覽4萬餘個、教育活動38萬餘場,接待觀眾12.9億人次,創歷史新高。
琉璃晶瑩剔透、花紋裝飾繁複。這件收藏於陜西法門寺博物館的琉璃盤,見證了一千多年前中西方文明的多樣與交流。
穿越千年,近在眼前。博物館承載着歷史,凝結着記憶。
5月18日,國內首個全景展現秦漢文明緣起、發展和貢獻的專題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正式向公眾開放。
秦漢制度文明的開創性,翻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也開啟了中華文明的新紀元。
陜歷博秦漢館位於陜西省西鹹新區秦漢新城,是集文物保護、陳列展覽、學術研究、科普教育、旅游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具有濃郁傳統風格的現代化博物館。
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觀眾不僅可看、可品,還可聞香、揮毫、動手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