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文韻悠遠迎盛會

  西安,古稱長安。赫赫宗周、巍巍秦漢、泱泱盛唐……中華文明悠遠厚重的歷史,在這裡留下了燦若星辰的文化遺産;當年,二十幾歲的張騫離開長安一路西行,將中國文明和中亞文明第一次連接在一起……過去一週,新華社記者筆下又記錄了哪些三秦大地上的新鮮事?

鑒往知來 | 千年古都,文韻悠遠迎盛會

2022年4月13日,觀眾在西安博物院參觀唐代女立俑。西安,古稱長安。赫赫宗周、巍巍秦漢、泱泱盛唐……中華文明悠遠厚重的歷史,在這裡留下了燦若星辰的文化遺産。(主筆:孫波、儲國強、劉書云、楊一苗)

瞭望 | 西安如何現“長安”

曲江流飲、雁塔晨鐘;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古老與現代交織,包容與開放並蓄……是這座古都的風情萬種和千姿百態。擁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西安,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華夏文明誕生發展的重要地區,涵養着意味雋永的古都文明和文化自信。(《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劉書云 陳晨 蔡馨逸)

中國-中亞峰會|Vlog:為什麼是西安?

西安,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3100年建城史。當年,二十幾歲的張騫離開長安一路西行,將中國文明和中亞文明第一次連接在一起。絲綢之路由此誕生,國與國命運的交織也以此為始。長安成了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中國與中亞交往的開啟之地。(記者:李姝莛、殷家捷、陳昌奇、孫正好、梅元龍、劉春暉、呂馨慧、李亞光、黃愛萍)

西安:這些珍貴文物見證中國與中亞地區文明交流

西安古稱長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歷史上,這裡留下了不少珍貴文物,見證着中國與中亞地區間的文明交流。(記者:孫正好 李華)

西安城墻:“文化國門”盡顯古都魅力

備受各界關注的中國-中亞峰會,在歷史文化名城西安召開。作為古都文化地標之一的西安城墻,始建於隋唐、擴建於明代,全長13.74公里,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記者:張晨俊)

新華全媒+|傳承百餘年,這座秦腔劇社藏着怎樣的舞&傳奇?

在十三朝古都西安坐標原點鐘樓之東北側,有條半截古巷。這片古色古香的方寸天地,便是著名秦腔科班——西安易俗社。(記者劉書云 孫正好)

菜單
0100702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