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依託秦嶺北麓自然風光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當地加快農文旅融合發展,一些村莊以時尚活力的新面貌示人,既吸引了大量年輕游客前來觀光,也讓許多青年來到農村創業就業;因文化而生,因文化“出圈”,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執着和堅守是大唐不夜城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密碼;連日來,陜西寶雞渭濱區、鳳縣等洪澇災害嚴重地區,多措並舉助力受災地區盡快恢復生産生活秩序……7月15日至7月21日,看過去一週,新華社記者筆下的身邊事。

“咱們村裏見”——秦嶺腳下詩意田園成為青年創業樂園

伴着慢節奏的音樂,“瓶子花”咖啡民宿的主理人王妮娜熟練地研磨出一杯咖啡,雙手為游客奉上清香。富有年代感的吧&前,三兩個年輕人在閒聊,間或擺弄幾下面前的工藝品。幾株綠植點綴身旁,一抬頭,巍巍秦嶺便映入眼簾。(記者:陳晨 邵瑞)

全球連線丨陜西朱鹮北上安家 見證中國生態變遷

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位於黃河支流無定河畔,是目前陜西境內最北的朱鹮生活棲息地。近期,橫山區朱鹮基地本土孵化的榆林籍朱鹮寶寶開始學習自然覓食,這是當地繼去年10月接收西安市周至縣樓觀&的朱鹮後,在朱鹮保護方面取得的又一進步。(記者:王佳琳 安展 趙英博)

巴黎奧運知多少:除了不裝空調,其他“綠色”行動了解一下

一百年前的巴黎奧運會上,奧運史上首個奧運村誕生。百年後的又一屆巴黎奧運會上,奧運村主打綠色、環保與可持續理念。(記者:姚友明 肖亞卓)

新華視點|開發非遺現代價值 打造城市文旅名片

建成以來,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致力於為游客打造一個充滿“唐風”“唐韻”的世界,街區包含了互動表演、“網紅”文創、非遺展示等豐富的文旅業態,成為西安新的文化地標。因文化而生,因文化“出圈”,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執着和堅守是大唐不夜城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密碼。(記者:吳鴻波 陳思 郭圻)

新華全媒+|陜西寶雞:多措並舉搶險防災

災情發生後,寶雞市迅速啟動應急響應,積極開展救援工作,來自陜西省西安市等地在內的消防等救援力量迅速馳援寶雞,武警陜西省總隊寶雞支隊也出動200餘人,攜帶衝鋒舟、皮划艇、救生衣、救生繩等救援物資器材,解救受困群眾、封堵河堤決口。(記者:張博文)

新華全媒+|直擊陜西柞水高速公路橋梁垮塌災害救援搜救現場

7月19日20時40分許,G4015丹寧高速(丹鳳縣至寧陜縣)水陽段(柞水縣至山陽縣)山陽方向K46+200處柞水縣杏坪鎮嚴坪村二號橋局部發生單側垮塌,垮塌長度約40米。21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各方救援力量積極開展災害救援搜救工作。(記者:陳晨 趙英博 鄒競一)

國社秦報站第188期

國社秦報站第187期

國社秦報站第1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