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西安導游“芥末”用一個個小故事把文博“冷知識”講得趣味盎然;共青團陜西省委打造“絲路青緣+”青年婚戀交友工作品牌助力青年婚戀交友;陜西省華州區通過興産業、穩就業引導部分群眾實現“農民”到“工人”的角色轉變……看過去一週,新華社記者筆下的陜西新鮮事!

講“活”兵馬俑!“95後”導游“圈粉”網友

“兵馬俑為何千人千面?”“這尊有‘將軍肚’的兵馬俑原型是蒙恬嗎?”“看兵馬俑究竟看什麼?”連日來,多段講解兵馬俑的短視頻在抖音上引起關注。視頻中,模樣清秀的女導游語速飛快、語氣鏗鏘、旁徵博引,用一個個小故事把文博“冷知識”講得趣味盎然。(記者蔡馨逸、孫正好、王佳琳)

勞動者之歌|焦悅峰:煤海深處的“創新達人”

焦悅峰是陜煤集團神木檸條塔礦業有限公司的一名綜採維修電工。30多年來,他堅守生産一線,刻苦鑽研煤礦機電技術,積極投身創新工作。面對煤炭工業智能化發展趨勢,焦悅峰苦學知識、勤動腦筋,累計完成25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77項基礎創新成果、770多項創新項目,為礦井的智能化供電和機器人集群提供了技術保障。(記者吳鴻波)

隆基綠能:追光逐日的“綠色”力量

27.09%、33.9%,分別刷新單結晶硅太陽能電池和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轉換效率全球最高紀錄的這兩個數據,均由總部位於陜西省西安市的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造。(記者雷肖霄、鄒競一)

瞭望 | 走心紅娘聚青緣

青年婚戀關乎個人幸福,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共青團陜西省委打造“絲路青緣+”青年婚戀交友工作品牌,倡導陜西各地、各系統團組織結合自身特色形成更貼近青年的子品牌,被陜西青年譽為“最信賴的紅娘”。(記者鄭昕)

陜西華州:培育“農轉輕”産業 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業

陜西省華州區杏林鎮地處城郊,轄區內有較多農村剩餘勞動力。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杏林鎮積極承接東部産業轉移,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培育“農轉輕”特色産業。通過興産業、穩就業引導部分群眾實現“農民”到“工人”的角色轉變。(記者吳鴻波)

我國推力最大液體動力點火試驗圓滿成功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4月28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自主研製的130噸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完成四機並聯點火試驗,發動機總推力超500噸,這是我國液體動力發展史上推力最大、系統最為複雜的一次發動機點火試驗。(記者胡喆、付瑞霞)

國社秦報站第188期

國社秦報站第187期

國社秦報站第1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