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收季耀州果园硕果累累
初冬时节,走进铜川耀州乡村,苹果清甜、菌香四溢。苹果园里,“秦脆”“瑞雪”早已在果农的繁忙中,从枝头运进果库,订单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香菇棚内,菌棒上的鲜菇饱满厚实,加工产品整装待发。
在耀州区小丘镇移村的果园,果农穿梭在果树间,熟练地为秦脆苹果脱袋,饱满的果实褪去外层保护袋后,在阳光的滋养下染上诱人的色泽。近年来,耀州区大力实施现代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推广“三新技术”模式,积极引进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新研究选育出的秦脆苹果。
同时,耀州总结形成的“苹果青砧无支架矮化栽培模式”入选2024年陕西省农业主推技术;年产优质苹果青砧苗木800万株,在耀州扎下致富的“中国根”,培育的11个优质“青砧”种苗出口中亚地区,对“一带一路”国家苹果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耀州区庙湾镇香菇大棚鸟瞰图
在耀州,通过创新来提质增效的不光有苹果产业,一颗香菇在这里也实现了蝶变。“这个喜马拉雅菌菇棒怎么卖?”今年农高会上,耀州区参展的德祥实业有限公司的“喜马拉雅菇”人气爆棚,不少逛展市民、客商边下单,当场把喜马拉雅菌菇棒拎回了家。
“这款喜马拉雅菇是咱耀州区2024年年底和中科院合作试验的新品种菌菇,原种产自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原始森林,它含有18种氨基酸,含量远高于香菇、金针菇、杏鲍菇等菌类。”德祥实业有限公司王程介绍,喜马拉雅菇由中科院提供菌种、技术指导,在耀州区实现菌种复壮、原种、栽培种制作、菌棒制作及出菇等关键步骤。
据了解,香菇产业是耀州区立足地域特色打造的重要富民产业。经过不断创新发展,耀州区形成了从制菌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现已建成香菇种植示范基地8个,标准化出菇大棚561座,年产值达1.64亿元。
“十四五”以来,耀州区依托“3+X”产业发展模式为基础,确定了以苹果为首位产业,香菇、奶山羊(肉羊)为次位产业,葡萄、蛋鸡、中药材、干杂果、设施大棚等为特色产业的8条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链。
如今的耀州,特色农业扎根沃土,乡村振兴步履坚实。从田间地头的精细培育到产业链上的协同发力,从品牌打造的精准赋能到民生改善、文明乡风培育的生动实践,耀州乡村呈现出产业旺、农民富、乡村美的崭新面貌。(赵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