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更好地滿足群眾“安居夢”

2022-09-06 09:36
編輯: 汪艷
來源: 西安日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圍繞着“人人住有所居”的住房目標,不斷從環境和基礎設施配套等多方面提升改善鄉村和城鎮的居住條件,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安居夢”。

  商品房建設規模逐步擴大

  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不斷完善

  來自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商品房建設規模逐步擴大,房地産完成投資從2012年的1836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4441億元,每年平均增長12.1%;商品房銷售面積和住宅銷售面積從2012年的2756萬平方米和2531萬平方米增加到2021年的4260萬平方米和3886萬平方米,年平均增長分別是3.4%和3.1%,十年間向全省居民提供32502萬平方米的住宅,極大滿足了居民的住房需求。

  我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地産發展定位,加快建立符合省情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初步構建了以公共租賃住房、共有産權住房、棚改回遷安置住房、保障型租賃住房、商品住房為支撐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2013年以來,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保持全國前列,全省累計分配入住各類保障性住房145.35萬套,其中保障新市民住房困難家庭31.22萬戶、中等以下收入家庭70.49萬戶、低收入家庭28.83萬戶、低保家庭14.8萬戶,有效解決和改善了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

  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農村危房改造,350多萬名貧困群眾通過危房改造住進了安全房。

  居住品質明顯提升

  城鄉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2021年,全省城鎮居民和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是38.5平方米和47平方米。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鎮居民住房面積提高了75.3%,居住更加寬敞。

  2021年城鎮居民居住鋼筋混凝土和磚混材料建設的住宅佔97.7%,竹草土坯或其他僅佔1.4%;單棟樓房和二居室以上單元房佔比高達96%,一居室和筒子樓或連片平房和其他條件較差的僅佔1.9%,城鎮家庭住房結構不斷改善。

  住宅小區綜合品質不斷增強,配套設施日益完善,新建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幾乎全覆蓋。2021年全省城鎮有管道供水入戶的家庭達99.3%,有水衝式衞生廁所的佔97%,有供暖的佔98.3%,管道燃氣和電做飯的家庭佔87.6%。

  全省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日趨完善。2021年,全省城鎮居民住宅外道路水泥或柏油路面達到100%,城市用水普及率達98.2%,城市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達到97.1%,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城市燃氣普及率達98.8%,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9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8%。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時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農民的居住條件和環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2021年農村97.4%以上的家庭居住自建住房,僅有2.2%的家庭租賃私房居住,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已經達到47平方米,96%的家庭居住的是單棟樓房、單棟平房或者二居室以上的房屋,磚混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屋佔83%,管道供水入戶達98%,家庭均建有廁所,其中衞生廁所達84.4%,100%住宅外是水泥或柏油路或者砂石石板等硬質路面。

  房地産滿足和改善居民居住條件的同時也對社會經濟和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2021年房地産增加值1635億元,佔全省GDP的5.5%,年平均增長14.2%,比GDP平均增速高4.8個百分點;與房地産建設生産緊密相關的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674億元,年平均增長10.7%,房地産業和建築業的增加值在全省GDP佔比達到14.5%,成為重要的支柱産業。

  房地産業的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有力促進了城鄉居民就業。2021年全省房地産業和建築業就業人員分別是24.6和176.4萬人,佔到全部從業人數的9.6%。(記者 馬昭)

01007027001000000000000001111216112897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