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系列宣傳活動

提升公眾自救互救意識
2022-07-29 09:40
編輯: 汪艷
來源: 西安日報

  緊急搶救“傷者”。(記者 王海鵬 攝)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6周年紀念日。當日,我市開展防震減災系列科普宣傳活動。其中,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演練活動在航天基地世子公園舉行。

  “根據地震&網測定,航天基地高望路社區發生4.9級地震,大量市民涌入世子公園應急避難場所。”上午10時,在現場主持人的播報下,航天基地管委會立即啟動了地震救援3級響應,現場指揮部一聲令下,消防救援、監測預警、醫療後勤保障等組迅速集結,並按照預定方案開始展開救援。很快消防救援人員在廢墟中發現了一名“昏迷傷者”,他們立即用擔架將傷者固定,並轉移到安全地帶,交給醫護人員進行心肺復蘇。傷者恢復意識後,醫護人員立即將他抬上120急救車送往醫院救治。救援現場還降落着一架小型直升機,隨時可以根據情況選擇最短時間內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

  監測預警組負責現場氣象災害預警工作,基礎設施保障組快速恢復災區水電氣通信以及各項基礎保障,安全維穩組維護現場秩序。各小組井然有序,向觀眾展示了社區應急防震減災救援的強大能力。

  科普現場,大量的特種應急救援設備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這些新型設備不僅能適應地震救援,還能進行水下,空中等多場景救援。無人機進行地理勘探和3D建模,監測受災情況和道路狀況;水下攝影儀方便觀測水下情況指導水下救援;生命監測儀能感知廢墟下的生命活動跡象;遠距離救生拋投器最遠能幫助近300米範圍內的受困者脫離危險。現場還設置了許多互動項目,如應急逃生體驗房,這個屋中“煙霧瀰漫”,效果逼真。許多居民紛紛進入感受,市民朱先生説:“裏面漆黑一片,又悶又熱,什麼也看不見。”工作人員&&,應急逃生體驗房模擬的是發生火災時的場景,要求大家在逃生時要壓低身子,跟着逃生通道標誌走就能順利出來。

  西安市地震局負責人&&,為緬懷唐山大地震罹難者,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進一步推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六進”活動,使廣大人民群眾掌握一定的防震避險、救援救護知識,提高在災難發生時的自救互救能力,最大程度地減輕地震災害對人民群眾的傷害,市地震局、市應急管理局、航天基地管委會等單位聯合開展此次紀念及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活動。據悉,全市共有17個分會場開展系列科普宣傳活動。(記者 王海鵬 實習生 李佩遙 劉思源)

010070270010000000000000011112161128873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