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當前,無數的防疫工作者們衝在一線,為居民群眾築起了一道安全防線,這些衝鋒陷陣的防疫人員當中,還有不少是志願者,美團共享單車運維工作人員張海斌就是其中的一員,“防疫一線非常辛苦,但也十分有意義。”張海斌説。
今年32歲的張海斌從事共享單車運維工作2年時間,12月23日早晨,在看到所在的紅廟坡街道發布社區防疫人手緊張的消息後,居家辦公的張海斌果斷撥通了消息中備註的電話,隨後,第一時間向單位進行了報備,“同事們也都非常支持我,並提醒我做好防護,有什麼困難可以及時反應。” 23日上午8時許,張海斌來到街道,正式“上崗”。“工作人員先後給我們介紹了防護服的穿戴、自身安全防護的要點以及核酸檢測工作相關事宜。”張海斌告訴記者,隨後他們四位志願者和一位社區工作者便組成一個核酸檢測小隊進入小區開始採集工作。而既有防疫經驗,又熟悉互聯網、電腦操作的張海斌,在隊伍中承擔着信息登記的任務,“這種情況大多是小孩,需要看身份證、戶口簿,手動登記身份證、名字、電話等信息,到今天晚上18點我們隊伍完成了兩個小區的採集工作,我大概登記了有3000多位。”

如此大量的工作,令張海斌及小隊其他成員都沒有休息的機會,不僅沒時間,一次性防護服穿脫也不便,除一頓早飯外,一天下來,張海斌僅喝過幾次水,他感嘆道:“以前都是在電視、網絡上看到一些防疫工作者,今天真正加入到他們當中後,才知道一線防疫人員以及醫護人員有多麼不容易。” 當天下午18時許,張海斌所在的小隊要繼續第三個小區的核酸檢測工作,而預計工作時要到23時左右。防疫一線的志願服務工作雖然辛苦,但張海斌後續仍將參與下去,“能夠親身參與道防疫工作中,為這座城市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已經十分有意義了,所以辛苦都是值得的。” 結合自己的志願工作,張海斌也希望居民群眾能夠相信國家、相信政府,做好個人防護,積極配合防疫工作,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共度難關。儘管不是志願者,但美團單車西安運維員馬龔明也用自己的方式,為抗疫做一份貢獻。
2月24日14時許,西安地鐵4號線建築科技大學·李家村站A口外。美團單車西安運維員馬龔明正在對停放點的各類共享單車進行無差別消殺。從7時30分開始,馬龔明和另外一名同事從東二環到雁塔北路,已經消殺了400余輛單車。

“在疫情期間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為疫情防控盡點綿薄之力。同時,我們在醫院門口為防疫人員免費發放騎行卡。”馬龔明説。這幾天,馬龔明每日消殺共享單車近300輛,工作從7時30分一直持續到18時,保障市民安全騎車。 “我們為了應對西安的疫情,進行了專班運維機制,專班的運維員首要的就是保障車輛的無差別消殺,讓大家騎的安心,放心。不在專班的運維員有的在做志願者,幫助社區進行防疫工作。”馬龔明説。
記者也從美團共享單車了解到,針對目前西安的疫情形式,美團開展了作為共享單車企業特殊時期的保障工作。其中,APP彈窗及開鎖鈴聲進行了定制,開鎖時,市民群眾能夠聽到“戴口罩、不扎堆,共築西安防控線”的語音播報。同時,美團共享單車為一線防疫人員提供了通勤騎行卡,並設立了特殊時期運營梯隊,保障目前未封閉區域的車輛消殺,讓無公共交通但需要出行的市民安全騎車。此外,部分暫停運營工作的單車運維員也積極投身社區防疫志願者,以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記者張晴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