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政務 輿情 科創 産經 金融 時尚 旅游 教育 民生 文化 房産 體育 健康 圖片 無人機 VR 原創 長三角頻道
      《2020年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將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在接受新華訪談採訪時&&,站在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前沿位置,上海應當以開放創新引領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邁向更高質量。
      他&&,在現有基礎之上,上海打造更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金融中心,應當聚焦發揮規模效應、引領制度創新、匯集全球人才、服務經濟本源四個層面。“新的全球宏觀經濟環境給上海國際金融給中心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朱寧説。
精彩觀點
新華網朱寧
1
新華網

如何評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如何評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2
朱寧

從規模、功能、人才、國際化四個維度衡量

從規模、功能、人才、國際化四個維度衡量
從規模、功能、人才、國際化四個維度衡量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84e07677d39b4f953f7f6e673a93af98&playType=0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主要可以從四個維度來看:
一是上海已經基本建成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過去一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全面提速,一批金融對外開放項目落地,持牌金融機構增加,金融市場交易總額1933萬億元。
二是上海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增強。包括“科創板”在內的一批創新試點取得成功,服務和支撐了國內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同時,上海目前已經是國內重要的財富管理的中心,能夠幫助國內企業配置和管理全球的資源。
三是國內金融人才加快向上海集聚。金融行業是高端服務業,核心是人才。我們看到上海已經成為國內金融人才的高地。同時,在國內金融業擴大開放力度的背景下,更多國際化的金融人才開始流入上海,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資源。
四是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伴隨中國經濟實力提升,中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這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多的國際金融機構選擇在上海落戶。
1
新華網

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哪些新要求?

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哪些新要求?
2
朱寧

更好地和國際接軌是第一要務

更好地和國際接軌是第一要務
更好地和國際接軌是第一要務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04d0f34b39f2949e3f7f6e673a93af98&playType=0
確實,和當初提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的時間節點相比,今天中國所面對的世界宏觀經濟形勢發生了顯著變化。中國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地位提升,就要求上海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有相應的提升。
首先,是上海金融中心建設要更好地和國際接軌。中國經濟的體量和全球化水平,對上海金融中心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要加大開放創新的力度,更好地融入全球金融市場,在思維、制度、市場、專業化這些方面更好的和國際接軌,幫助中國企業和投資者配置全球資源。
其次,是為中國應對全球性金融風險提供專業服務和應對工具。上海金融業要增加對全球不同市場文化的了解,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幫助客戶和投資者更好地分攤風險並取得相應的收益。
1
新華網

“更高質量”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有哪些具體內涵?

“更高質量”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有哪些具體內涵?
2
朱寧

在制度建設方面領跑全國

在制度建設方面領跑全國
在制度建設方面領跑全國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920454a5ea699b5f3f7f6e673a93af98&playType=0
在硬性指標方面,我認為上海金融業的體量還會持續增加。伴隨中國對外開放力度加大,上海金融系統的規模會更上一個&階,資本市場規模、交易量也會增加。
上海對於全國金融業發展的領跑意義還體現在制度創新上。這也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上海的金融創新和金融改革應當有更多“先行先試”的內容。
在國際化方面,上海需要更上一個&階。首先,上海要加大吸引外資金融機構落戶力度;其次,要鼓勵和支持本土金融機構的“國際化”。上海要更好地幫助中國企業配置全球資源。
要實現上述目標,培養和吸引國際化的金融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方面,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做了兩方面的嘗試:一是擴大國際化師生比例,除了來自海外的專業師資力量外,我們的學生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們帶來了豐富的學術經歷和從業背景。二是我們緊跟市場趨勢,提供具有國際化視野的課程。一些具有全球視野,貼近實務的課程、講座都非常受歡迎。我很高興大家認同高金的理念。
1
新華網

金融如何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金融如何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2
朱寧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行業最重要的功能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行業最重要的功能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行業最重要的功能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f501b6187e91105f3f7f6e673a93af98&playType=0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最大的優勢就是在於背靠中國的發展。而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行業最重要的功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應當為國內實體經濟的轉型提供金融層面的解決方案。
一是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我們看到上海有非常強的優勢和意願去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江浙地區是我國中小企業、民營經濟高度發達地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背景下,上海金融科技的創新、現代金融服務業的發展應當為長三角的中小企業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方案。尤其是通過科技創新,使得金融體系能夠更好辨識風險,從而能夠在風險允許的範圍內,給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我認為這是一個大的方向。
二是支持中國經濟邁向更高質量發展。在這方面,上海科創板的建立是一個重要的創新。科創板的設立,瞄準了中國經濟升級轉型的實際需求,提出了重點關注的領域,設定了不同的上市要求。這些創新,對資本市場而言是制度性的改造。上海還肩負的一個重要責任,就是把一些國際上先進的金融制度在上海進行實驗,進行本土化,然後推廣到全國。科創板的設立,註冊制的推出就是很好的例子。這些創新,最終會推動“存量改革”,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