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政務 輿情 科創 産經 金融 時尚 旅遊 教育 民生 文化 房産 體育 健康 圖片 無人機 VR 原創 長三角頻道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營商環境是重要的發展基礎。企業的壯大,創新創業的活躍,一刻也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2018年,長寧的“一照多址”“一證多址”改革,跨區域網絡市場協同監管,以及“驗放分離、零等待”等創新舉措先後三次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可謂是碩果累累,備受矚目。
      長寧區委書記王為人説:“通過改革,長寧嘗到了很多甜頭,不只是表揚,更重要的是促進了産業全面發展,帶動了行業齊頭並進,也使得各部門能時刻傾聽群眾心聲、企業呼聲,不斷調整管理的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潛力,為實現高品質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精彩觀點
王為人
1
王為人

請介紹一下長寧“一照多址”改革具體情況?

請介紹一下長寧“一照多址”改革具體情況?
請介紹一下長寧“一照多址”改革具體情況?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58707
在上海,長寧是最早提出“一照多址”改革的城區。
長寧區推行“一照多址”改革是為了幫助企業在擴大營業規模時減少制度性成本。按照原有規定,企業每開一個店面都要重新辦一套營業執照,這個手續比較復雜,也給企業增加了很多時間、經營等方面的成本。我們在走訪企業的過程當中,發現這類有需求的企業有一個共性問題,他們都迫切的希望能夠在這方面減少負擔。
就拿網購水果來説,要送得快,最好是在全市密布配送站點,然而,三年前,為“易果生鮮”做配送業務的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卻遇到了難點——按規定,各個配送點辦一個營業執照,這就需要配備更多人員、花費更多時間。
2016年7月,長寧區率先試點了“一照多址”登記工作,只要是在長寧區從事不擾民、不影響周邊環境和公共安全的“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內資企業,在區內增設一個或者多個經營場所時,可以在一張營業執照上登記本區內多個經營場所,無需重新辦理分支機構營業執照。此舉大大節省了企業網點擴張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南瓜車造型”等6家企業,最早成為這一制度的受益者。
如今,“一照多址”“一證多址”的改革不斷深化,先是在市工商局的指導下開展跨區試點備案,再到適用對象發生變化,從內資企業延伸到外資企業,從公司制覆蓋到所有企業類型,不再局限于“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等,從“1.0版”,進階到“2.0版”,甚至是“3.0版”,進一步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堅持的長效機制。
目前只要符合“一照多址”要求的企業,都可以按照這樣的措施來進行管理,有效簡化了各項流程,減輕了企業的負擔,增強市場微觀主體活力。
1
王為人

如何善用互聯網思維,探索跨區域網絡市場協同監管?

如何善用互聯網思維,探索跨區域網絡市場協同監管?
如何善用互聯網思維,探索跨區域網絡市場協同監管?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58706
很多消費者經常用到的APP,在國內具有較高行業地位和影響力的“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企業,比如大眾點評、美團外賣、攜程等,都落戶長寧。“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創新試驗區成立三年來,代表企業更是不斷涌現,百舸爭流。
當精致老城區遇到互聯網的“新鮮事”,能碰撞出精彩,也會出現問題。比如互聯網企業的客戶遍布全國,企業和客戶之間難免會産生一些糾紛,那政府應該如何處理,如何維護好雙方的權益並且依法進行監管?
一直走在潮頭先列的長寧,又出新招,設立了全國第一個網絡監管與服務創新試驗區。長寧區圍繞“放管服”,完善創業扶持條件和激勵措施,改進網絡監管方式,優化政府服務理念,推動轄區內網絡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據悉,自從2017年10月開始,長寧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與杭州余杭區市場監管局共同建立了網絡監管異地協作機制,通過係統完成點對點的自動化業務辦理,實現網絡違法案件移送移交及協查的線上處理,從協查請求到資訊反饋的周期也由原先數月縮減至3個工作日,大大縮短投訴舉報調查處理時間。同時,長寧與阿里巴巴實現數據共用,借助“紅盾雲橋”平臺,加強網絡店鋪主體管理、交易數據查詢、商品線上抽檢等合作,一般在1-3日內完成反饋,相比原來2-3個月的案件協查周期,切實提升網絡監管效能。
1月3日,滬上首個互聯網訴訟平臺在長寧法院開通,同時發布《涉互聯網糾紛案件審判白皮書》,正式啟動集中線上審理模式。這是繼2018年1月,長寧區人民法院成立上海市首家互聯網審判庭,研究互聯網糾紛集中審理的‘長寧模式’又一次新的探索。
跨行政區域管理是新課題,在監管中善用互聯網思維,不斷優化‘互聯網+’營商環境,不僅豐富了我們在市場監管方面的新內容,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們司法環境進一步的改善和提高,未來長寧還將進一步探索,希望在長三角區域內的市場監管能有更多城際之間的合作。
1
王為人

“驗放分離、零等待”取得了哪些成效?

“驗放分離、零等待”取得了哪些成效?
“驗放分離、零等待”取得了哪些成效?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58705
曾經,一瓶保質期15天進口新西蘭巴氏鮮奶,檢疫通關時間需耗費8天,常會出現“上架就過期”的窘境。如今大不一樣,周一擠的牛奶,周二上機,周三入境,周四上櫃……從新西蘭原産地到居民家中,最快只需要三四天的時間。
這變化的背後是長寧區探索貿易便利化取得的可喜成果。2017年底,長寧區與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簽署合作協議,對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蘭維樂(上海)食品有限公司、紐仕蘭新雲(上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廣派商業(上海)有限公司、新百倫貿易(中國)有限公司等5家符合條件的進口企業實行“驗放分離”,通關速度實現“零等待”。對事先在國外的專業檢測機構進行過品質檢測的擬進口産品,加貼包含檢測資訊的二維碼後,就能實現入境時“只需掃碼,即可放行”,這一舉措大幅提升了貿易便利化水準。
是“管産品”還是“管企業”?是“先驗”還是“先放”?這看似是一場政府與企業的“博弈”,實際上考驗的是政府部門精準監管的膽魄與能力,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只有摸準吃透企業的需求,才能解決企業的“痛點”和“難點”。
事實上,在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最初開展大調研和大走訪,率先得到的支援就來自長寧區委、區政府的支援。他們雙方深入企業調研“痛點”“難點”,在刀刃向內創新改革的同時,也根據企業的進口數據情況、自身的品質管理體系等制定了詳細的考核細則,作為綜合評價的依據。長寧區配套改革也走在全國的前列,從監管方式的“第三方採信”轉變為“多方採信”,從“前置審批”轉變為“企業告知承諾”,從“物理圍欄”轉變為“電子圍欄”……這些改革舉措成功的背後都是市場監管思維的轉變、扎實調研的功勞。
優化營商環境要注重企業的感受、市場的評價。每一項改革的舉措,都不能坐在辦公室裏拍腦袋,一定要沉到基層一線,才能找到改革的突破點,這樣的改革才有實際的價值和意義。
俗話説“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打造營商環境是個係統工程,最終目的是要聚企業聚人心。多年來,長寧不斷求變、應變,不僅甘當企業的“店小二”,更是成了企業的服務員、知心人,在基礎設施等硬環境、在提升服務水準、營造法治環境等軟環境建設中不斷取得突破,讓營商環境有一個新提升、新氣象,也為長寧的發展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