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8月2日電(仇逸 孫國根)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夏景林教授臨床科研團隊經過十多年探索,發現肝癌 “雞尾酒療法” 可顯著延長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質量,給無法手術的中晚期患者帶來新希望。相關論文已刊登在國際期刊《轉化醫學雜誌》上。
夏景林介紹,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約80%的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喪失手術機會,目前常用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介入治療,效果有限,患者平均生存時間約15個月;雖然靶向藥和免疫治療可延長生存期,僅20%至30%的患者有效,且副作用大、易耐藥、費用高。因此找到一種安全、有效、經濟、方便的治療方案,是醫生和患者共同的迫切願望。
經過十多年探索,夏景林團隊創新性地提出了“TCC雞尾酒療法”,即在接受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同時,口服三種普通且容易獲得的藥物(TCC)即可。
為了驗證“雞尾酒”聯合TACE治療中晚期肝癌的效果,夏景林臨床科研團隊啟動了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他們將72名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接受TACE+TCC雞尾酒療法,另一組只接受TACE治療。兩組均進行長期跟蹤臨床效果和安全性評估。
結果證實TACE+TCC雞尾酒聯合治療組有四大優勢,一是顯著延長了患者生存期,1年期生存率為83.2%,2年期生存率為63.1%,3年生存率為37.7%(而TACE單純介入組的1、2、3年生存率分別為54.3%、30.1%、18.1%);二是TACE+TCC雞尾酒聯合治療組,與單做介入相比,副作用沒有增加;三是費用減輕,每月藥費不到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免方案的十分之一);四是方便,雞尾酒療法只需口服,無需如免疫治療3周靜脈注射一次等。
夏景林進一步介紹,“雞尾酒療法”的理念最初用於艾滋病治療,核心是聯合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作用相加、副作用互相抵消。
據悉,“TCC雞尾酒療法”中的三種藥物分別是沙利度胺、卡莫氟和復方斑蝥膠囊聯用,三藥協同,療效互補,副作用相抵,發揮了“靶向、免疫、化療、中藥”四種作用,取長補短,也體現了“老藥新用、化療巧用、靶免聯用、中西結合”的理念。這為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案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