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靜安:“美麗街區”建設喚醒街區歷史記憶-新華網
2024 12/04 15:22:39
來源:新華網

上海靜安:“美麗街區”建設喚醒街區歷史記憶

字體:

  新華網上海12月4日電(史依靈)冬日暖陽下,漫步上海市靜安區威海路,不難發現街區面貌早已煥然一新:灰泥裝飾披上了赭石色的外衣,古銀杏樹下鐵質的休憩座椅,街道兩旁新增的復古壁燈和地雕。

  近日,靜安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完成了威海路“美麗街區”一期建設,街區顏值提升的同時街區的歷史記憶被喚醒,一條集歷史文化和現代潮流於一體的“後街景觀休閒街區”呈現出來。

  上海市靜安區威海路一隅。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喚醒街區記憶,展現歷史風貌

  威海路,舊稱威海衛路,蜿蜒於靜安核心地段的歷史風貌保護區內,是南京西路商圈向南的後街第一界面,素有南京西路“後花園”之稱,曾經的“海上第一名園”——張園就坐落於此。

  如何在“美麗街區”建設的同時保留這些記錄了“老上海”的街區風貌?靜安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在改造過程中把威海路“美麗街區”建設同保護歷史建築、傳承歷史文脈結合起來。在沿街外立面、店招店牌、景觀燈光提升改造中,延續歷史建築的復古元素,融入當下潮流設計元素,再次煥新歷史建築風貌。

  沿着威海路找尋“美麗街區”建設所帶來的變化。行至727弄,興建於1938年的威海別墅就落在眼前,這棟歷經近百年風雨的建築,磚紅與米白相間的墻面,古樸簡約。一樓的幾家小店,依次排開,店招齊整溫馨。

  若不是翻看改造之前的照片,很難發現1年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在改造提升前,建築外立面陳舊,沿街店招高低不一。靜安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對威海別墅進行了外立面改造,不但延續了建築的復古磚紅風格,還統一了店招整體高度及風格,增加了墻面投射燈,讓威海別墅在晚上也亮起來。

  夜幕下,亮起燈光的威海別墅。新華網 發(受訪者 供圖)

  自威海別墅往陜西北路方向走,一顆古銀杏在灰白色的建築間顯得格外出挑。雖是冬日,古銀杏樹仍未褪去綠色的外衣,緊緊裹住樹下新添的賞景空間,坐在鐵質坐凳上,向外望去,威海路掩映在綠植中。

  第二工業大學拆除圍墻,讓古銀杏樹露出全貌。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靜安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原來的古樹處於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圍墻內,經過的路人無法窺見它的百年風姿,“此次改造中拆除了古樹的圍墻,保留兩側功能性建築,讓隱藏在校園內的古樹露出全貌”。如今,在古樹兩側的墻面上,不僅留有威海路的印跡,更有古樹的歷史,內側新增設的賞景坐凳,讓走累的市民可以在這裡“坐看風景”。

  升級街區顏值,助力商圈打造

  隨着南京西路商圈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未來將成為上海乃至全球的重要商業地標之一。威海路作為南京西路後街第一界面,是“千億商圈”的延伸部分,街區的提升不僅能提供更多元化的消費體驗,放大南京西路商圈經濟溢出效應,更是為張園建設成為中心城區新地標和南京西路“千億商圈”打造助力添彩。

  無論是小商店、小雜貨舖,還是小餐館、小攤點,城市中的“小店”,一頭連着從業者的生計,一頭連着城市“煙火氣”。在威海路,美食店“三豐元清真”“弄堂小餛飩”,很多上海市民都不陌生。

  如何讓這些承載着“老上海”記憶的“小店”,更好地譜寫“新上海”餐飲經濟?“從提升店舖顏值入手”,靜安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説,這次改造提升,不僅恢復了靜安別墅的沿街風貌,更將店招與建築風格進行統一,同時也根據小店業態突出其個性特色,“現在不僅環境變好了,沿街生意也更好了”。

  改造後的靜安別墅沿街商鋪。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位於威海路629弄的怡廬,一樓正對南京西路地鐵站,是錯落有致的一排精緻小店。原來的小店雖有特色,但店舖的風格陳舊破損。改造後的店舖外立面延用怡廬的磚紅色系的漆面和紅磚設計紋,營造出獨有的復古基調。沿街的特色餐廳、咖啡店、服飾店等小店店招也各有特色,在視覺上營造出獨特的氛圍。

  改造後的“怡廬”一樓小店精緻,各有特色。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靜安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坦言,隨着豐盛裏、張園等商業區域升級開放,威海路人氣也不斷高漲,但是夜晚的威海路在豐盛裏、張園的映襯下,會顯得比較暗淡。“為進一步提升威海路沿線的街區品質,我們將威海路夜景提升改造納入靜安區‘美麗街區’項目,用精心設計的燈光激發夜間街區活力”。

  改造後的太陽公寓夜景。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精雕街區細節,感受生活美學

  在威海路“美麗街區”建設中,靜安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從街區設計細節入手,將色彩搭配、商業形態、歷史文化與建築風格相融合,下足“繡花功夫”,精雕城市“脈絡”,用細節造就經典,呈現最優落地效果,為市民群眾打造有序、安全、美觀、精緻的城區環境。

  可以看到,威海路的改造,不僅限於建築外立面的更新,而是進一步深入到建築與其周圍環境的色彩搭配,改善街區的視覺環境,營造和諧統一的街區氛圍,為威海路注入新的活力與魅力。靜安梅迪亞工場是不少年輕人熱衷的拍照打卡點,其獨特的粉色大門無疑是其標誌性的特徵之一。靜安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説,在改造過程中,保留了這一網紅色調並巧妙地將其與周邊建築進行統一,既體現了對原有特色的尊重,又實現了街區整體美觀性的提升。

  漫步威海路,街角的每一處都透露出生活藝術的氣息。地鐵站出口的“花瓣”座椅、手工地毯的精緻門頭、復古倣銅地雕,街區改造不但沒有忽視這些小細節,反而將街區細節與時下大眾追求的精緻生活融合起來,給人以美的享受。

  改造後的威海路地鐵12號線&&口廣場座椅。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在地鐵站&&口、威海花園、第二工業大學等重要地點,新增和改造多處休憩座椅,不僅解決了市民“沒地方坐”的尷尬,還通過優化設計和舒適度,消除了“坐不下來”和“不願意坐”的問題,為市民提供了在忙碌生活中片刻休憩的機會,讓城市變得更加有溫度,讓市民感受到更多的溫暖和關懷。

  “威海路‘美麗街區’的改造,不僅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許。”靜安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將繼續聚焦城市更新和品質提升,以人民為中心打造更多精緻、精美、精品街區。

【糾錯】 【責任編輯: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