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長征醫院誘導分化讓肝癌細胞“改邪歸正”-新華網
2024 10/27 08:30:17
來源:新華網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長征醫院誘導分化讓肝癌細胞“改邪歸正”

字體:

  新華網上海10月27日電(袁全 王根華)從首次在國際上提出轉錄因子誘導分化治療腫瘤的新策略,到首次在臨床上成功實現實體瘤誘導肝腫瘤細胞轉化,讓肝癌細胞改邪歸正。記者從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獲悉,近日,由該院消化內科主任謝渭芬教授領銜的科研成果“慢性肝病診療關鍵技術的創新研究與臨床應用”榮獲2023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我國是肝病大國,約25%的國人受肝臟疾病困擾。肝細胞再生是肝臟損傷修復的關鍵科學問題。肝臟急性和慢性損傷過程常伴隨着肝再生,但在肝硬化晚期,肝臟是否還具有再生能力一直是個不解之謎。

  謝渭芬教授課題組利用譜係追蹤技術,發現重度肝損傷時,膽管細胞經過“雙相細胞”轉化成肝細胞參與再生,揭示了肝再生的全新機制,相關研究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發表後引起極大反響,著名肝病專家Michalopoulos教授在同期發表專文述評,認為這一發現為學界爭論二十多年的肝臟細胞間的轉分化問題提供清晰和結論性證據,也為今後該領域的研究奠定了實驗和方法學基礎。

  肝纖維化是各種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變。既往肝纖維化研究大多以肝星狀細胞為核心展開,然而在臨床防治上收效甚微,迄今尚無專門治療肝纖維化的藥物。

謝渭芬教授(右一)在查房。受訪單位供圖

  肝細胞核因子(HNFs)是一組對肝細胞發育和功能維持起關鍵作用的轉錄因子。謝渭芬團隊發現HNFs可顯著減輕肝纖維化,逆轉早期肝硬化,提出保護肝細胞應成為治療肝纖維化和慢性肝病的首要策略,而提高HNFs表達是保護肝細胞的最有效策略,為慢性肝病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謝渭芬介紹,長期以來,大家普遍認為正常細胞一旦演變成腫瘤細胞,這種狀態是不可逆轉的,即腫瘤細胞無法恢復成正常細胞。因此,手術、化療、放療、靶向和免疫治療等傳統治療手段的目的就是要完全乾淨徹底地清除或殺滅腫瘤細胞。腫瘤誘導分化治療是通過誘導劑促進腫瘤細胞向成熟階段分化,改變其惡性生物行為,令其“改邪歸正”,使之喪失腫瘤細胞惡性增殖和轉移特性。其經典範例是用全反式維甲酸和砷劑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遺憾的是,腫瘤誘導分化治療在其他腫瘤中沒有取得理想的療效。

  課題組通過大量的前期研究發現,肝細胞核因子(HNF4α)和肝細胞核因子(HNF1α)均可誘導肝癌細胞向肝細胞分化,提出“轉錄因子誘導分化理論”。經過十多年的探索,謝渭芬團隊與相關公司合作,在國際上首先開展HNF4α治療晚期肝癌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HNF4α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顯著抑制晚期肝癌患者肝臟腫瘤和轉移瘤生長。

  據院方介紹,目前課題組的多項成果在國內100余家單位推廣應用,牽頭制定7部肝病相關共識意見。謝渭芬教授&&,今後將進一步優化HNFs誘導分化治療肝癌的“長征方案”,為肝癌等實體瘤治療提供更為可靠有效的治療方法,造福更多的患者。(完)

【糾錯】 【責任編輯:史依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