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江情濱江意 西藏非遺拉孜堆諧走進上海-新華網
2024 09/28 08:54:06
來源:新華網

雅江情濱江意 西藏非遺拉孜堆諧走進上海

字體:

     新華網上海9月28日電(記者 李榮、王辰陽)時隔一年,來自西藏的國家級非遺拉孜堆諧的傳承人們再次組團走進上海。9月26日晚,“禮讚|雅江情濱江意·滬藏文化交流”專場演出在復旦大學舉行,演員們頭戴華麗的巴珠,身穿明艷的邦典,唱着輕快歡樂的藏歌,展示精彩動人的舞蹈……拉孜縣藝術團攜手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日喀則市民族藝術團等,在滬上共同演繹民族特色文化盛宴。

  活動現場照片。(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滬藏文化互鑒持續鑄就璀璨華章。在越來越密切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兩地人民走得越來越近、越來越親。上海援藏幹部人才把滬藏一家親落實到一個個具體項目上,進一步擦亮上海援藏工作“雅布”黨建工作品牌。在援藏項目安排中更加重視滬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和文化浸潤,按照“多樣化、多層次、多領域、常態化”的要求廣泛開展人文交流合作,鑄牢民族團結之根、和睦之魂,共同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拉孜堆諧是當地的一張文化名片,具有700多年歷史,需要演員掌握舞蹈動作、音樂旋律和演唱技巧。節目《飛弦踏春》在保留原有素材的同時,對音樂和舞蹈表現方式進行創新,使堆諧從隨性的個人舞蹈變為供大眾欣賞的舞&藝術;《妙音踏舞》則是結合現代舞蹈步伐新創作的作品,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時充滿了時代的活力與朝氣。

  活動現場照片。(受訪者供圖)

  “非遺需要傳承,更需要創新,要讓非物質文化遺産在現代社會中有所作為。只有有了創新和創造,文化才會有發展,才會永遠保持蓬勃的生機和旺盛的生命力。”拉孜縣藝術團團長扎西旺拉説。

  上海第十批援藏幹部,拉孜縣委常委、副縣長李贇峰&&,系列專場演出讓滬藏兩地的文化交流更加深入,我們既要為西藏當地文化“造血”宣傳,也要加強文化理論研究提供理論支持,更要通過編制文旅發展規劃,整合各方資源,助力當地的可持續發展。比如,通過AI賦能,對堆諧舞蹈的基本動作進行數字轉化,形成數字文化産品,讓觀眾隨時隨地欣賞西藏優秀傳統文化節目。(完)

【糾錯】 【責任編輯:史依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