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橋,20級&階,橫跨閔行長寧兩區的背後故事
不久前,虹橋鎮南洋綠都小區開通了一座“幸福橋”,這座僅20級&階的“橋”橫跨閔行、長寧兩區,能讓居民們去公園、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菜場少走不少冤枉路。提起這座“橋”,居民們都紛紛點讚,這是人大代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示範引領作用的體現,亦是閔行區人大創建“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基地”的一個縮影。(詳見:20級&階少走5分鐘路,閔行這個小區居民造了一座“幸福橋”)
除了“幸福橋”,最近,這樣惠民利民的“幸福事”還在虹橋鎮多個小區多點開花,錦繡江南陶然居打造了全新的兒童樂園,紅春公寓巧解停車難,龍柏易居公寓解決建築垃圾堆放難題……一樁樁一件件,都體現了人大代表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以更便捷、更多元的方式主動聽取徵詢社區居民意見建議並積極推動落實解決。
代表履職為民有力度
南洋綠都小區的“幸福橋”由全小區居民共同出資打造,它的建成是“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等基層民主參與的制度化成功實踐,這其中,既是鎮人大代表,也是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的高君鋒,起到了很好的紐帶作用。如何利用好“多重身份”,更好地請居民參與、為居民發聲,也是高君鋒等人大代表一直在探索的課題。
龍柏易居公寓小區周邊沿街商鋪眾多,小區和商鋪間經常會産生矛盾。最近的一次,雙方因為與商鋪一墻之隔的小區建築垃圾堆放點又起了矛盾。同樣,作為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又是人大代表的王祝俊在接待選民時了解到該情況,積極開展前期調研,並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等方式,收集商鋪經營者、居民以及相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為後續議事協商提供有力支持。
為了讓問題更好地解決,王祝俊還積極搭建溝通&&,人大代表聯合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生態環境部門等相關單位,組織召開專題議事會,還邀請了之前成立的融商合心議事會的成員共同商討解決方案。
王祝俊介紹,在融商合心議事會的最終商議下,各方達成共識,大家決定在建築垃圾站原址上進行升級改造,加蓋頂棚,建設方案由商鋪設計,並約請了綜合行政執法隊對方案進行指導。
可方案符合要求了,雙方又對改造費用由誰出各執不同建議。小區居民認為改造受益者是商鋪,理應由商鋪出資;商鋪認為堆放點在小區中,理應由小區出資。鋻於此情況,人大代表發揮議事會作用,最終達成共識,方案由小區居民代表表決,資金由商鋪統一出資。
目前,改造好的建築垃圾堆放點整潔、有序,美觀,得到商鋪和居民的一致好評。為了長效管理,人大代表再次召開融商合心議事會,明確物業加強對建築垃圾堆放點的管理,確保垃圾及時清運,防止垃圾堆積和擴散;同時,加強對垃圾運輸車輛的管理,減少噪音和揚塵污染。
在基層的實踐中,虹橋人大也在積極探索創新人大代表在實踐基地創建活動中的履職新模式,形成打造代表融入基層治理,引領帶動群眾的“代表定期問事、居民有事説事、領銜協商議事、約請聯動辦事、監督閉環評事”美好社區代表行動“五事”工作法。
通過“五事”工作法,進一步發揮了代表作用,激活了基層共治“新載體”,虹橋鎮人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以“五事”工作法為核心內容的社區代表履職模式,助推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的事情,代表們根植基層社會影響力大、公信力高的特點和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的新效能。
各類議事&&促協商共治
虹橋鎮人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實踐基地創建過程中,代表們還推出“相約周三為民解憂”接待日、帶着選民和居民議事會成員開展“民主面對面”“微問政”等活動,推出涼亭議事、圓桌議事、移動辦公桌等傾聽民意各類工作模式。代表們主動出診廣泛聽取群眾呼聲,主動架橋搭建&&動員各方支持,主動監工辦好民生實事,有效解決了諸如群租亂象、噪音擾民、綠化缺失、物業調價、道路破損、文明養寵、豐富兒童活動空間、方便出行、充電樁缺失、高空拋物等一批居民區群眾煩心事。
錦繡江南陶然居小區西廣場的兒童樂園,是小區建成時就設置交付業主使用的。經歷了20多年,由於設施太陳舊、地面高低不平、老化的滑滑梯存在着安全隱患等原因暫停開放。
盧身政是居委會主任同時又是轄區鎮人大代表。他認為孩子們不僅是玩耍的主體,還是社區的小主人,應該多聽聽孩子們的聲音。他提議居委會和業委會要為兒童參與社區改造提供機會,鼓勵他們成為社區治理的一支兒童力量。
在盧身政的牽線下,居委會和業委會先聽取了親子家庭的意見,再請專業的團隊制定了幾個改造方案備選。隨後,該小區又多次舉辦兒童議事會,邀請孩子們參與討論,並請他們選擇並做理由的陳述。
令大家驚喜的是,孩子們表現出了小主人的自信,也貢獻出不少好點子好建議。有孩子們提出需要在兒童樂園的周邊設置完整的圍欄,圍欄不要太高,只需隔開踢球、玩滑板車的大孩子與玩滑梯的低齡兒童即可。
如今,新的兒童樂園落成,深受小區親子家庭的歡迎。嘗到了群眾的事群眾商量的甜頭,盧身政打算升級“議民事”&&,對象從兒童擴大到青少年。暑期期間的每週一成了青少年的議事活動日,社區小公民們在居委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多次探訪自己居住的小區,討論關注的社區問題,提出了多個他們認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除了錦繡江南居委的兒童議事團,虹橋鎮不少居委都形成了自己各具特色的議事&&。比如,紅春居委的爺叔早茶會、龍柏六村居委的《商居共治守則》、名都古北居委的“自言治語”外國友人議事會、西郊居委“民生夜話”議事會、高科技園的“白領午間議事會”、龍柏三村居委的“虹石榴”議事團……各具特色的議事&&和共治守則的産生,真正體現了基層社區治理以居民區黨組織為“主心骨”,人大代表為“信息員和監督員”,居委會為“組織者”,全體業主為“當家人”的美好社區治理場景。
名都古北居委的“自言治語”外國友人議事會
龍柏三村的“虹石榴”議事團
紅春居委的爺叔早茶會
虹橋鎮正努力營造“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基層民主參與機制和民主實踐的濃厚氛圍,建立“叫得動”的各方聯動機制,“管得寬”的民意徵集機制,“談得攏”的矛盾調處機制,涌現涵蓋各年齡層、不同對象、不同形式的議事品牌和共治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