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百年老馬路,上海靜安打造溫暖的“美麗街區”-新華網
2024 07/14 22:20:42
來源:新華網

激活百年老馬路,上海靜安打造溫暖的“美麗街區”

字體:

  新華網上海7月14日電(史依靈)最近,住在上海市靜安區昌平路沿線的居民發現街區正悄然發生着變化:綠化錯落有致、色彩斑斕,綠道蜿蜒曲折、曲徑通幽,口袋公園各具特色、別致優雅,人行道寬闊平整、乾淨整潔,墻面紅磚黛縫、清新雅致。

  提升改造前的昌平路欒樹大道。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始建於1923年的昌平路,是上海第一批20條林蔭大道之一,街道兩旁欒樹密布。夏日蒼翠欲滴的欒樹枝葉為市民遮擋烈日和熱浪,秋季來臨時樹上赭紅色的花朵是落葉中的一抹亮色。

  “歷經百年滄桑的昌平路,整體路況已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嚮往。”上海市靜安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長沈柳介紹,區綠化市容局利用昌平路的綠化現狀,以欒樹林為“帶”,以周邊綠化為“園”,建設上海首條“口袋公園帶”,將生活與自然融合、空間與功能滲透、場所與精神穿插,打造市民喜聞樂見的公園城市街區。

  持續推進的“美麗街區”建設,如何溫暖民心?沈柳介紹,聽民聲、察民情、匯民意,在昌平路“美麗街區”建設中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讓市民感受一個有溫度的“美麗街區”。

  早在2022年昌平路“美麗街區”啟動方案設計時,靜安區綠化市容局便開始廣泛徵求各方意見,區人大代表也提出《關於以人民城市理念建設昌平路“美麗街區”的建議》。通過聽取屬地街道、社區居委及區相關條線部門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優化調整了昌平路“美麗街區”建設方案。

  如今矗立昌平路陜西北路北側蔣家巷花園的石庫門門頭,就是因居民在座談會上的建議而保留。“改建中我們將石庫門‘修舊如舊’,將蔣家巷的歷史以文字形式在醒目位置展示。”總設計師虞金龍説,在現代城市中仍舊保留下一抹老上海里弄特色,希望讓市民能真正感受到“街道是有記憶的,建築是可閱讀的”。

  沈柳説,收集到的各類建議都充實進了“美麗街區”設計理念,最終形成了可落地、可實施的建設方案,兼具街區活動、歷史底蘊和市民生活氣息,在有限的空間裏,創造無限的空間機會,為街區注入新活力。

  昌平路陜西北路轉角改造後的彩繪墻。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步行至昌平路陜西北路轉角處,赭石色的墻面上繪製着各式各樣的弄堂生活場景,在盛開的欒樹映襯下,宛如闖入老上海弄堂。半年前,這裡都是另外一幅光景:灰褐色的墻面上嵌着高低不一的沿街窗戶,墻面坑坑洼洼,好似打了“補丁”。

  昌平路陜西北路轉角改造前。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虞金龍介紹,我們在舊改的建築立面上進行了彩繪,再現了老上海弄堂曾經的生活場景,讓轉角見得美、想得起、愛得深。

  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僅是傾聽市民的聲音,更要設身處地為市民考慮,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

  今年夏天,6歲的小葡萄有了一個新去處。不下雨的傍晚,她都會拉着奶奶的手奔向昌平路西康路上一處名為“溪夢園”的口袋公園,這裡是這群學齡前兒童的“追夢園”。

  溪夢園一隅。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溪夢園”也是上海首條“口袋公園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改建之前,溪夢園原有的水景和休憩廊架都已破敗,”虞金龍説,我們在保留水景的同時,增加了疊水、噴泉、霧森等設計元素,提高了水景體驗的多樣性及趣味性,並聽取居民意見在園內增加了一處公共廁所,方便居民的日常需求。

  如今,溪夢園成為了周邊居民小憩聊天的好去處,也讓孩子們有了“奔跑樂園”。

  沈柳介紹,靜安區還在昌平路西康路西北角設置了市容環境觀察點,邀請熱心市民作為市容環境觀察員,長期觀察、跟蹤昌平路的市容環境變化,形成可監測、可借鑒、可推廣的城區管理模式。

  沈柳&&,昌平路“美麗街區”按照分段分步實施,目前已完成昌平路東段(江寧路—常德路),昌平路西段(常德路—武寧南路)將在下半年進行提升改造,計劃於2024年底基本完成昌平路全線改造。

【糾錯】 【責任編輯:王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