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熱度”不減,上海靜安推動可回收物精細化分類-新華網
2024 07/03 19:56:40
來源:新華網

垃圾分類“熱度”不減,上海靜安推動可回收物精細化分類

字體:

  新華網上海7月3日電(史依靈 通訊員 廖藎薇)“獅子大哥需要廢紙簍複合包裝,小青蛙最愛紙質製品,猴子老弟喜歡廢金屬製品,河馬愛吃廢塑料製品。”在上海市靜安區萬航渡路小學,學生們對校園裏這四個卡通垃圾桶的用處瞭如指掌,“有了這四個可回收物再細分容器,垃圾分類變得有趣又簡單”。

  上海市靜安區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一位學生在投放可回收物。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今年7月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五周年,五年來,變化的不僅是垃圾箱房等硬體設施,也有早已深入人心的垃圾分類意識。五年過去,上海垃圾分類“熱度”不減,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更是不斷優化。

  今年暑期前夕,上海市靜安區曹家渡街道在原有試點的3個學校基礎上,將這四個可愛的可回收物再細分容器投放至轄區內的11所中小學、幼兒園,在靜安區率先實現了轄區內學校全覆蓋,助力學校實現可回收物精細化分類。

  早在今年年初,靜安區曹家渡街道在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萬航渡路小學以及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開展可回收物再細分的宣傳教育試點工作,經過半年的試點,學校的垃圾分類工作已初顯成效。萬航渡路小學一位老師説,垃圾桶一進入校園,就引來了學生們的好奇圍觀。“它們不僅外觀可愛、色彩鮮艷,而且每個垃圾桶都清晰標注了所對應的可回收物類別,這樣的設計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垃圾分類的知識。”該老師進一步介紹,學校還在宣傳欄、校園網站等&&上發布垃圾分類的宣傳資料,提高師生對垃圾分類的關注度。

  同樣,在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學生們都能熟練地將廢紙、塑料瓶、金屬罐等可回收物分別投放到對應的垃圾桶中。“現在正值暑期,學生們整理個人物品時,會清理出不需要的書籍、文具等,大家都在老師的指導下將這些可回收物進行了分類投放。”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一位老師&&,不少學生在家還會監督爸爸媽媽,教他們垃圾分類知識。“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環保責任感,還能將這些知識帶入家庭和社會”。

  從3所學校試點到全區域覆蓋,過去半年來,靜安區曹家渡街道城運中心多次攜手學校開展垃圾分類小志願者培訓、可回收物再細分小能手培訓等,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了解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掌握了如何正確分類和投放可回收物的方法。

  曹家渡街道有關負責人&&,除了實現轄區學校可回收物再細分容器的全覆蓋,曹家渡街道還深入社區、樓宇、商鋪,持續開展可回收物再細分工作。今年,曹家渡街道進一步將可回收物再細分工作推廣到15個小區和5家單位的垃圾分類投放點位,對小區及單位的垃圾桶、垃圾箱房進行改造,增設了玻、金、塑、紙、衣五個垃圾桶,進一步優化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模式,全力推進可回收物精細化分類。

【糾錯】 【責任編輯: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