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6月14日電(記者郭敬丹)1938年6月14日,宋慶齡在香港創建保衛中國同盟,即中國福利會的前身。
“兒童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我們要把最寶貴的東西給予兒童。”中國福利會始終秉持宋慶齡的理念,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同步伐,在婦幼保健、校內外教育、少兒文化及社會福利等領域開展實驗性、示範性工作。
新時代的中福會,繼續牢牢把握“永遠和黨在一起”的初心,錨定更好發揮時代性、全國性、國際性歷史使命,致力於締造未來的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近日,中國福利會第八屆執委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開啟愛的事業新征程。
全心全意 滋養“一老一小”
“中福會給了我們金色的童年,那時的光芒照耀我們一生。”白髮蒼蒼的老人,如今回憶起受中福會事業滋養的兒時光陰,仍印象深刻、激動不已。
70年多前,中福會託兒所由宋慶齡創辦,是新中國第一家寄宿制託兒所。自創辦之初,中福會託兒所即關注兒童發展本源,回應社會需求,着眼引領示範。
近年來,託兒所堅持引領性的多邊干預的早教課程理念,基於多項上海市級課題,深入探究0至3歲低齡嬰幼兒教養科研工作,參與國家0至3歲托幼機構標準化建設,等等。同時,以中福會託兒所全國首家嬰幼兒照護服務研修基地、上海宋慶齡早期兒童研究中心、上海中福會兒童發展促進中心為&&,在嬰幼兒照護和早期教育等方面深化研究和實踐。
目前,中福會學前教育領域完成新拓展,在上海十區布局,學前教育實現從4個園區到12個園區的體量增長。
呵護“最柔軟的群體”,中福會也在老年福利領域提升新能級。依據宋慶齡制定的‘實驗性、示範性,加強科學研究’的工作方針,成立中福會老年福利發展中心,建成上海中福會養老院,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共同推動養老服務邁上新&階。
青浦城區第一景觀大道,公園東路1126號,中福會養老院與中山醫院青浦分院緊鄰。佔地3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綠化率65%。各棟建築之間用回廊銜接,院內視野開闊、綠樹成蔭,木制涼亭、曲橋荷塘、親水&&錯落有致……
環境宜人,隊伍專業。作為民政部評定的全國五星級養老機構,上海中福會養老院在“全人照顧”服務模式的基礎上,着力加強養老護理員人才隊伍建設,將養老護理員培養評價的模式經驗向行業傳播。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中福會養老院護理班組榮獲2024年全國工人先鋒號。
目前,中福會養老院正通過積極打造認知症照護專區、建設療愈康復花園、升級改造“記憶家園”等一系列舉措,加快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認知症照護服務方案。
柔性力量 服務“國之大者”
“中福會應該首先完成國家所給的任務,不斷提高質量,在提高質量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科學研究,倒過來又促進工作質量的提高。這樣相互促進,相互提高,更好完成國家所給的任務。”
如宋慶齡所説,中福會始終將目光鎖定在服務國家戰略上。科教興國、文化強國、長三角一體化、脫貧攻堅……近年來,中福會瞄準國家發展所需,在校外教育、兒童戲劇、婦幼保健等方面久久為功。
今年“六一”,由榮威·上海兒童藝術劇場與西班牙阿卡丹澤舞團聯合製作的現代舞《舞蹈的游戲》亞洲首演盛大啟幕,“天馬行空的舞&藝術、童趣橫生的互動游戲、破圈融合的跨界合作”,為滬上親子家庭送上精彩紛呈的兒童節禮物。
多年來,被小觀眾們昵稱為“大鯨魚”的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始終致力於打破劇場邊界,將優質兒童文化作品輸送到全市乃至全國多個地區,通過優質兒童美育項目展演、文旅融合跨界合作等路徑,積極實踐優質兒童戲劇“引進來、走出去”。

集中資源在科技前沿陣地發力,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創新拔尖人才,是中福會的一貫的追求。針對人工智能、低碳環保、航空航天等科技熱點,中福會舉行“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做起”核心素養視野下青少年創新與發展論壇、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峰會等創新優質特色活動。
“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要改善優生優育全程服務,加強孕前孕産期健康服務,提高出生人口質量”——積極響應“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福會於2022年9月發起成立宋慶齡婦幼健康研究院,對接國家人口發展規劃和健康中國戰略,聚焦生育力調控、出生缺陷防控、慢性疾病發育性起源以及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領域內關鍵科學問題,開展科學研究。
聚焦高層次人才引育,鼓勵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探索與協同創新,宋研院力爭取得一批原創性、標誌性科研成果,培養一支引領作用顯著、創新能力突出的人才隊伍,最終建設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婦幼健康研究機構。
架起橋梁 開展友好交流
2023年11月18日,美國費城交響樂團參訪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大理石大廈內,動人的童聲迴響,小夥伴藝術團合唱團以三組合唱作品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三組作品,既有蘊含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古詩童韻》,又有充滿童趣的《Popcorn》,以及中、英雙語演唱的《友誼地久天長》,曲調悠揚、童聲婉轉,道出對兩國友誼的美好祝願。

“兒童外交”是中福會的一抹亮色。中福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由宋慶齡創辦於1955年,小演員們經常要為“大人物”表演舞蹈、民樂等等,用燦爛的童真促進中外友好。成立以來,小夥伴藝術團接待了眾多外國國家元首、政要等來訪,並應邀出訪,“小大使”們讓中國的和平外交之花開在世界各地。
近年來,中福會繼續架起“兒童之橋”,發展豐富民間交往形式。2019、2020年、2023年,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在上海中心大廈、中央電視塔等標誌性建築及中福會少年宮,舉辦世界兒童日亮燈活動,用象徵兒童友好的藍色燈光點亮美好未來。
以童心相通深化港澳&交往,以兒童文藝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2019年12月16日,在即將迎來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由中國福利會所屬上海宋慶齡學校和澳門濠江中學聯合拍攝的大型音樂電視片《明天會更好》在滬澳兩地同時發布。
中福會出版社推出兒童繪本,為推進“一帶一路”人文交流、講好中國故事築牢民心根基。2023年,在連續舉辦12屆的上海國際兒童戲劇展演基礎上提升能級,以第22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節中節”的形式舉辦首屆上海國際兒童戲劇藝術節,來自英國、意大利等8個國家的16部優質兒童劇,共演出22天58場,成立“上海國際少年兒童劇院(場)共同體”,啟動原創兒童劇孵化計劃。
中福會副主席、黨組書記、秘書長張曉敏説,新時代新征程上,中福會將勇擔實現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時代重任,勇當婦女兒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踐行者,更好地把工作與時代使命相結合、與人民嚮往相呼應,持續推動中福會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