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一直以來,説起護士,人們腦海裏常常會浮現打針、輸液、抽血……這些場景,似乎這些就是護士工作的全部。然而,隨着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疾病得以被治愈,疾病的種類也被逐步細化,對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從事心血管專科護理12年,董忻悅不僅要負責患者的日常護理,同時還致力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慢性心衰患者的延續照護管理的研究。
此外,她還同時參與4項實用新型專利的設計。一些設計靈感來源於一線護理經驗的精巧小發明,不僅方便了護士的護理操作,也為患者提供了諸多便利。

心衰作為一種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極其重要。多年護理心衰患者的經驗也讓董忻悅逐漸意識到:相關的護理行為不能只停留在病房,而是要走出醫院,為患者提供有延續性的照護。在董忻悅和護理團隊的努力下,很多患者不僅病情有所好轉,也養成了良好的自我健康管理習慣,大大地提高生活質量。護理要有“溫度”,研究要有“難度”。在董忻悅看來,這不僅是她對自身的嚴格要求,也是許多新時代護理人在努力追尋的目標與方向。
記者:狄春、袁全、劉思萱(實習)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