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主動健康,中國百萬人群體檢健康報告(2012-2022)發布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數字賦能主動健康,中國百萬人群體檢健康報告(2012-2022)發布

2024-01-17 18:41:52 來源:新華網

  2024年1月16日,瑞慈醫療和上海交大聯合發布《“數字賦能主動健康管理論壇暨中國百萬人群體檢健康報告(2012-2022)》(以下簡稱“健康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數字醫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楊勝利&&,此次發布的健康報告是對百萬職業人群體檢大數據進行深挖分析形成的,這一工作對於人群主動健康和慢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范先群,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數字醫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楊勝利,中國工程院院士、轉化醫學國家重大基礎設施(上海)首席科學家陳賽娟,國家衛健委體改司原司長、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院長許樹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吳正一,揚州大學副校長龔衛娟,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市衛健委健康促進處處長王彤,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楊廣中,上海市浦東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郝莉鵬,上海市黃浦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凌志毅,瑞慈醫療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方宜新,上海交通大學溥淵未來技術學院執行院長金隼,上海中醫藥大學公共健康學院院長趙海磊,以及醫學院相關部處領導、公共衞生學院黨政班子及師生、嘉賓等共同參加大會。會議由公共衞生學院黨委書記黃榮主持。

  “健康中國2030”提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本質在於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強調預防為主的健康策略。方宜新&&,體檢機構需要對人員和設備進行全面升級,對公民健康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真正實現有效體檢、科學體檢。“現在居民體檢的費用標準都不高,我們可以用2-3年的時間進行分解,把檢查項目進行拆解。像心腦血管和癌症篩查的檢查,這些項目都比較貴,要有CT、核磁共振和胃腸鏡,我們可以給客人做三年的規劃,每年做1至2項,通過三年時間完成整個體檢,而不是每年重復,這樣才是有效的體檢。”方宜新&&,癌症、心腦血管疾病和代謝性疾病,這是健康中國要預防的三種疾病,接下來瑞慈要圍繞這三種疾病開展體檢和預防。

  此次瑞慈醫療與上海交大的合作,也是體檢機構與學術機構攜手創新的樣本。瑞慈醫療有着海量數據庫,而這些數據通過與交通大學的合作,能夠發現國民健康發展趨勢,實現“關口前移”。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數字醫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楊勝利&&,此次發布的健康報告是對百萬職業人群體檢大數據進行深挖分析形成的,這一工作對於人群主動健康和慢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發布會上,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衞生學院院長王慧教授對健康報告結果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解讀。健康報告基於瑞慈醫療集團在2022年覆蓋全國12個省31個城市(多為東部沿海城市)的247萬(30至60歲的職業人群)體檢者的全量數據和長三角地區13.7萬(30至60歲的職業人群)體檢者近10年間(2012至2021年)的體檢數據分析而編制。健康報告主要結論是上述代表性職業人群普遍存在代謝異常情況,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和血脂異常的發生率較高,且隨年齡增加而遞增。肺結節、甲狀腺結節、脂肪肝、竇性心動過緩是人群高發的疾病,女性須重點關注生殖系統疾病和骨質疏鬆的高發。另外,通過長三角主要城市近10年體檢數據發現人群高尿酸血症呈現逐年快速增長且低齡化趨勢。

  在當今數字科技時代的背景下,體檢未來將作為數字化主動健康管理實施的重要場景。方宜新&&,體檢機構為科研機構提供數據和場景,為數字醫療智能化和醫療創新提供了資源,是企業戰略和國家戰略的同頻共振。未來,瑞慈醫療將持續聚焦主業,引領行業發展,以實際行動積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責任編輯: 許超]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