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建成40家城市書房 奉賢打造都市“精神棲息地”-新華網
2025 11/17 12:19:09
來源:新華網

三年建成40家城市書房 奉賢打造都市“精神棲息地”

字體:

  最近,奉賢區城市書房建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經過三年持續推進,40賢書房已在奉賢全域扎根生長,形成覆蓋城鄉的閱讀網絡。從商圈、社區到鄉村,一個個小而美的閱讀空間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和多樣性,融入奉賢市民的日常生活。

   IMG_262

  今年是城市書房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我們如期圓滿完成了既定任務。奉賢區圖書館黨支部書記、館長施靜華&&。賢書房的選址背後有一套明確的標準。她概括為三句話:離我們老百姓最近的地方,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環境最美的地方。

  工作日上午,在奉賢區圓心匯生活廣場,開業不久的StudyWithMe自習室·南書房又迎來了一批打卡市民。這座具有安靜自習室功能的城市書房,不僅迎合了周邊眾多考試族的需求,也觸發了阿姨媽媽們敏銳的美景雷達。從黃浦區搬遷來的陸女士正悠閒地翻閱雜誌,這裡挺好,環境安靜又漂亮,跟市區沒兩樣。

   IMG_257

  在內部的自習室,主理人王振宇細心地劃分了不同的功能空間:我們理解不同職業人群的多元需求,所以設計了靜音區、交流區和小型會議室等不同區域。而外部的南書房,則免費向所有讀者開放。 到了傍晚下班後,這裡又坐滿了為夢想奮鬥的年輕人。以前只能在圖書館或者家裏自習,現在多了城市書房,可以去挑選自己喜歡的空間,而且服務功能都很全。讀者沈敏敏感慨,這裡有快充插座為匆忙的上班族提供便利,折疊靠枕讓午休的讀者得以小憩,甚至連書目的更新都充分考慮讀者建議。

  

  這樣溫暖的場景,如今在奉賢區的40家城市書房裏每天都在上演。三年前啟動的城市書房建設計劃,如今已悄然改變了無數人的生活。

  在金匯鎮,偒傣書房作為奉賢區首批賢書房之一,已成為“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中鮮活的一環。偒傣是金匯方言裏這裡的意思,象徵着親切感和歸屬感。

  

  我們做了兩件事。偒傣書房主理人張海濤介紹,一是讓書房成為活動的磁場,一年能舉辦近百場活動,讓近3000位居民來觸摸文化溫度;二是讓書房成為貼心的港灣,為筆墨愛好者開闢書法角,調整運營時間,為忙碌的學生與上班族留一盞夜燈。與此同時,他們還邀請讀者成為書房的共建者:周末有志願者來幫忙打理,暑假裏小小志願者們穿梭書架間,體驗圖書管理員的日常。張海濤發現,這種以孩子管理孩子的方式,讓書房變得更加溫馨有序。

  在鄉村,書房同樣煥發着生機。莊行鎮郊野公園的茶吟書房,茶香與書香交織;奉城鎮洪西村的洪船書房,潺潺流水聲與翻書聲相和;青村鎮李窯村的芳華書院,則成為連接城鄉的新型文化橋梁。這些各具特色的書房,在方寸之間展現着奉賢文化的多元與包容。

  

  芳華書院主理人池海鶯&&,團隊十分看好鄉村的發展潛力。如今大家都在做輕體驗、輕聚集類型的場地,而我們更希望在鄉村打造差異化的內容,為來訪者帶來驚喜。她也指出,目前消費者的反饋十分積極。大家不只是為了在網紅村喝杯咖啡、看看風景,也希望在這樣放鬆的環境中為自己充電,獲得精神上的滋養。

  當前,奉賢的閱讀空間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城市書房不再僅僅是藏書和借閱的場所,而是演變成為融合多元文化服務的公共空間。而轉變的創新之處在於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參與。目前,超過30%的賢書房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運營,形成公益和市場互補的良好效益。自習室並不是很賺錢的商業模式,我們做這個行業帶着對文化追求的初心。王振宇坦言,如今的商業大環境,對做空間生意而言,是一個風險較低的窗口期。

  同時,在這次項目接觸的過程中他發現,很多基層的領導班子都很有活力,願意借助市場的力量做一些新鮮的事情。這樣的合作讓我們既能保有一定的公益屬性,又能獲得可持續的發展能力,所以我們非常願意展開更多的合作與嘗試。邃雅書局主理人方雙傑則感受到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帶來的變化。成為賢書房不僅豐富、升級了我們的活動,也讓我們獲得了更多居民的信任。很多人帶着好奇走進來,變成了可以交流的書友。我們脫離了個體經營的孤獨感,融入了整個城市的文化建設中。

  

  2023年啟動城市書房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以來,奉賢區已累計建成示範性城市書房40家,實現13個街鎮全覆蓋,提供閱覽座位近2000席,服務讀者50萬人次。 奉賢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丹指出,賢書房早已超越傳統閱讀空間的範疇,正日益成為文化融合與城鄉煥新的重要載體。通過書房+’模式,我們將書香與文旅、鄉村、商業實現深度融合。

  下一步,奉賢區將推動賢書房規模化建設高質量運營轉型,在環境優化、資源豐富和管理機制上進一步提升,實現文化閱讀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