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更新,歸根結底是為群眾創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東安舊改開啟新篇章的背後,是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是徐匯區委、區政府堅強領導,是東安舊改臨時黨委的全盤統籌,其間,也離不開每位專班幹部的責任擔當。他們用自己的一腔赤誠、堅持到底的韌勁,以及換位思考的“兒女心”,讓東安徵收跑出了舊改的“加速度”,提升了東安居民對徵收工作的“滿意度”。
用堅韌化解難題
“舊改徵收,做的就是群眾工作。”今年調任徐匯區楓林街道東一南黨總支書記的王諍,在東安徵收的工作中,更加明了群眾工作在社區工作中的分量。在她看來,徵收工作能夠奪取最後的勝利,靠的就是一種不服輸的思想韌勁。
上門聽意見(左二為王諍)
“徵收工作需要我們人人都是‘社牛’,要想盡各種辦法和居民進行有效溝通;也需要我們個個都是‘犟牛’,就算在走訪過程中吃了閉門羹,也要堅持上門敲門,直至群眾把我們請進家門。”王諍回憶自己上門做居民思想工作時,有一位曾有四輪動遷經驗的居民拍着她的肩膀,別有意味地説:“不用多説,這事兒,我比你懂。”面對這位想“拖一拖,單車變摩托”的居民,她把其他社區在舊改徵收中,不肯搬遷的居民損失,一項項算給他聽;用曉之以理、示之以剛的方式把方案講清、講明。在密集的溝通過程中,這位居民不但清楚了政策的剛性,更感受到東安徵收的決心,最終摒棄了先簽會吃虧後簽就得利的心結,還帶領小區其他“經驗戶”一起簽。
扛起東安舊改基層一線的工作責任,王諍時刻牢記“我是黨員我帶頭”的政治自覺,以及“背靠組織沒困難”的工作自信,最終匯聚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強大信念。
用情理法解開心結
幾十年舊改一朝夢圓,一路走來殊為不易。在楓林街道司法所所長邱芃眼裏,因老房子衍生的問題盤根錯節,而舊改徵收就如同打開“魔盒”的一雙手,將許多隱藏的問題、積累的矛盾陡然暴露,家庭中不同利益的衝突一觸即發,並且到了“不得不解決”“必須要解決”的時候。
從項目啟動之初,在區委政法委牽頭及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司法局等大力支持下,街道會同徵收公司一起組建東安徵收矛盾調解法律服務團隊。邱芃帶領由退休法官、律師、人民調解員等組成的團隊成員,駐基地、進小區,每天定點為居民提供專業法律諮詢、政策解答,並着重排摸各類家庭矛盾及法律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逐一研究、會商,協調各方面力量做好當事人家庭思想工作,力爭將居民內部矛盾化解在前。
矛盾化解研討會(左二為邱芃)
房子小、人口多、權屬關係複雜,成員之間意見不合,衝突激烈,哪一方都不肯退讓,這是徵收工作遇到的突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有背水一戰!先深入了解情況,從情、理、法多個角度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邱芃介紹説,“每個矛盾我們都當作攻堅來化解,每一場協調會都事先研商分析定口徑,每一次談判只要當事人有時間都組織並參與。”矛盾攻克化解的過程,也是幫助居民理解法律、政策、方案的契機,理順了、氣消了、怨解了,矛盾自然逐一靶向化解。從2023年7月下旬到簽約截止前,法律服務團接待居民近400批次,搭建矛盾化解平台,跨前調處944證矛盾問題,一定程度上做到約也簽了,怨也解了,這才是做調解工作的初衷。
用赤誠回應期待
看著一張張居民展露的笑臉,回顧整個東安徵收全程,有重壓在肩的苦,更有夙願成真的甜。徐匯城投集團副總經理、城投集團東安項目總指揮於海洋頗有感觸地告訴記者:“舊區改造,歷來被稱作‘天下第一難’,但為之則易,不為則難。城投人堅信‘一件事、一群人、一條心、一起拼、一定贏’,只要付出全力,贏得民心就不難。”
在東安徵收工作中,楓林街道和徐匯城投共近500名徵收專班成員投入舊改一線,保持“997”的工作節奏,竭盡全力用“真心”換“徵心”。
徐匯城投工作人員陪同為居民解惑
從0到100,東安徵收何以可能?何以可為?於海洋告訴記者,集團主要着重從以下三方面入手統籌:一是團隊搭建。為了做好東安項目,徐匯城投舉全集團之力,面向全體員工先後發布6次徵收招募令,最終,來自16家公司的115名同事,以及徵收事務所97名人員,共同組建了一支212人的隊伍,其中黨員55人。這支隊伍中不乏徵收經驗豐富的“老法師”。二是銀團組建。東安項目所需資金量體量巨大,為了加快銀團組建進度,由區領導帶隊,一週時間內逐個拜訪各大銀行分行;區相關委辦局多次牽頭召開東安項目銀團組建專題會,討論銀團組建的方式。在各方通力協作下,東安項目銀團最終成功組建,為項目順利推進提供了資金保障。三是房源籌措。為了滿足居民的多元需求,徐匯城投集團和區建管委、地産集團下屬市更新公司多方協調安置房源;於海洋牽頭成立服務小組,幫助有需求的居民算清“市場賬”“經濟賬”,尋找滿意房;對於有搬家過渡需求的居民,&&集團的房地産市場公司,通過提供集團掌握的房源,確保居民平穩過渡。
東安徵收順利生效(左一為於海洋)
用兒女心敲開心房
為進一步配強徵收專班力量,保障東安徵收中心工作的落實,徐匯區委、區政府還在全區層面,抽調精兵強將深入楓林舊改一線。徐匯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馬克榮今年2月前來楓林支援東安舊改工作,曾任楓林街道武裝部部長的他,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迅速進入工作節奏,並成為東安徵收東二片區指揮長,為舊改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安全保障,確保舊改工作的平穩進行。
召開東二樓組長會議
東安二村的93歲獨居老人徐大爺,非常抗拒離開熟悉的環境、熟悉的鄰居,對徵收工作不支持,常常讓工作人員吃“閉門羹”。對此,馬克榮帶領徵收專班通過近五個月的不間斷溝通和上門關心,讓老人一步步從隔着門溝通,到打開門溝通、同意工作人員進門,再到跟着工作人員出門,老人慢慢敞開了心扉,對徵收工作的態度也出現轉變,從抗拒轉為接受。
徐大爺年齡大,身體狀況差,無法自行在外借房或購房,也無法承受多次搬家,這些馬克榮都為老人考慮在前。結合老人就餐方便、環境相似、&&便利、老夥伴相伴等條件,馬克榮選定龍山新村和天鑰新村作為老人的安置點。最終,在街道和徐房集團的大力支持下,臨時騰退租客,老人非常滿意,第二天就搬了進去。

上門解難題(左一為馬克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