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音樂廳內,掌聲如潮。為慶祝中新建交35周年,由新加坡東利投資有限公司、維為文化有限公司與上海九棵樹愛樂樂團聯合呈獻的“中新文化交流交響音樂會”在此成功舉辦。
這場備受矚目的音樂盛宴由格萊美獎得主、國際著名指揮家、上海九棵樹愛樂樂團藝術總監湯沐海攜手上海九棵樹愛樂樂團與新加坡海峽樂團,聯袂新加坡鋼琴獨奏家韋宗邑、小提琴家孔朝暉和二胡演奏家朱霖同&演出,共同為觀眾呈現了一場中西合璧的音樂盛宴。這是樂團首次走進新加坡,也是奉賢文化對外交流的重要里程碑。

音樂會在新加坡作曲家彭道程創作的《旋律巴剎》中拉開帷幕,這部作品取材於東南亞的節奏與民間旋律,將傳統音色與交響樂的質感融合,生動展現了本區域多元文化的律動與活力。隨後,由小提琴家孔朝暉與二胡演奏家朱霖聯袂演繹的《梁祝》三重奏版本,巧妙融合中西樂器精粹,以獨特音色訴説那段古老的愛情傳説。上半場壓軸之作是作曲家董榮璨創作的《圓夢奉浦》交響組曲,組曲深情抒寫奉浦大橋背後的動人故事。

下半場,觀眾迎來了浪漫主義時期的傑作——肖邦的《第一鋼琴協奏曲E小調作品11》。這部充滿詩意與抒情之美的作品由新加坡青年鋼琴家韋宗邑擔任獨奏。韋宗邑以其細膩的觸鍵、純熟的技巧與真摯的音樂情感,贏得了國際樂壇的廣泛關注。作為新加坡年輕一代音樂家的驕傲,他不僅是演奏技藝的傑出代表,更是致力於新中兩國文化交流的青年典範。在他的演繹下,這部協奏曲既展現了鋼琴的華麗技巧,又傳遞出深沉的音樂靈魂,贏得現場觀眾熱烈掌聲。
音樂會上,最受關注的曲目當屬由江蘇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董榮璨受上海九棵樹愛樂樂團委約創作的原創交響組曲《圓夢奉浦》。這部作品以奉浦大橋的建設歷程為敘事主線,以“夢想”為引子,通過“籌款—建橋—緬懷—嚮往”四個樂章,以音樂敘事展現了奉賢人民眾志成城、由地方自籌資金建設大橋的動人故事。
本次音樂會不僅是藝術的交流,更是中新友誼的禮讚,奏響了跨越國界的心靈共鳴,攜手共繪“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嶄新篇章。音樂會在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中共上海市奉賢區委宣傳部的指導下,由新加坡東利投資有限公司、上海九棵樹愛樂樂團有限公司、維為文化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新加坡扶輪社基金會、貝希斯坦鋼琴、歌德音樂學校協辦,並獲得了新加坡文化通行證、新加坡地鐵公司、新加坡勝德麗生活時尚、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等機構的大力支持。
本次音樂會以“青年共演、文化互訪、教育共創”為主線,不僅慶祝中新建交35周年,更致力於打造中新青年藝術家合作的典範,為未來的“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巡演積累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