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戶居民迎“優居”倒計時,上海天鑰新村(六期)舊改項目啟動搬場-新華網
2025 10/17 10:18:45
來源:新華網

628戶居民迎“優居”倒計時,上海天鑰新村(六期)舊改項目啟動搬場

字體:

  新華網上海10月17日電(史依靈)禮炮聲響徹街巷,彩帶伴着陽光灑落,老陳沿着小區又逛了一圈。

  回想起60年前剛搬入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新村23號時的場景,老陳直言,“一家五口能住進這40平方米的房子,在當時已經算是不錯的條件了。”

  老陳的人生軌跡與天鑰新村深度交織,從在小區內的東安三村小學就讀,到後來成家立業,天鑰新村40平方米的空間雖不算寬敞,卻承載了他數十年的生活記憶,也見證了一家幾代人的日常點滴。“就怕搬家後離了這份煙火氣”,老陳的顧慮也是不少老住戶的共同心聲。如今,舊改“原拆原建”的模式,讓大家得以留住熟悉的生活場景,也讓老陳和居民們對搬回新房充滿期待。

  16日上午,上海市徐匯區楓林街道天鑰新村(六期)舊住房拆除重建項目啟動搬場。

  天鑰新村(六期)舊住房拆除重建項目啟動搬場。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天鑰新村(六期),曾是居民口中“生活痛點滿滿”的老小區:廚房多戶合用,大夏天做飯像“蒸桑拿”;部分房屋朝北整年不見陽光,衣物只能晾在樓道;陽&設計不合理,開窗常被鄰居遮擋……這樣的居住困境,居民們盼了十餘年才迎來改變。今年1月23日,該舊住房更新項目實現100%簽約,標誌着改造正式進入實質階段。

  項目負責人楊晨光介紹,為精準解決居民需求,區房管局、楓林街道、設計團隊與項目專班耗時一年多,反復調研居民家的“痛點”,方案推翻重擬、優化打磨超30稿。此次改造將拆除原有9幢舊房屋,新建3幢高層、1幢多層帶電梯住宅,同步新增地下車庫和配套用房,628戶居民將通過“原拆原建”,告別廚衛合用、房屋老舊的生活,搬入全裝修新房。

  改造後的天鑰新村六期遠景概念圖。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朝南的陽&,是好多居民盼了一輩子的事。”天鑰新村第一、第二居民委員會黨總支書記季愷嫻説,比起搬走,居民更捨不得這裡的熟鄰里、老味道,“但沒陽&的苦,大家受夠了——有的一室戶朝北,整年見不到太陽,衣服只能挂在樓道裏;有的朝南房開窗對着別人家的陽&,人家拉個簾子,自家就暗了。”如今,項目給每一戶都設計了朝南陽&,在保證居室面積不減少的前提下,還配上了獨用的廚房和衞生間,真正實現“獨門獨戶”的舒心。

  天鑰新村六期舊照。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除了“大需求”,設計裏還藏着不少“小貼心”,考慮到智能家電使用需求,廚房增加插座數量並優化操作動線,衞生間馬桶旁統一預留插座,交房時還將完成基本裝修,減少居民後續麻煩。同時,設計不忘補足“社區溫度”,利用拆改後騰出的空地,規劃景觀綠化與草坪,新增物業用房、業委會用房、社區服務用房等配套,還建設地下二層停車庫,讓地面空間更多用於設置步道與休閒區域。

  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團隊還着力提升小區“顏值”——針對舊改戶型難統一、外立面易“高低不平”的難點,反復調整方案,將主要朝向的空調機位嵌入外立面,統一位置與風格,讓新樓外觀規整且具品質,媲美新建商品房。

  改造後的天鑰新村六期外立面概念圖。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禮炮的餘音漸漸散去,搬場車緩緩駛出弄堂,居民還在車窗後揮手。從“憂居”到“優居”,天鑰新村(六期)居民揮別的是逼仄的過往,迎來的是和城市一起生長的未來。

【糾錯】 【責任編輯: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