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幸福,法治守護:上海修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新華網
2025 10/13 16:34:52
來源:新華網

樂齡幸福,法治守護:上海修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

字體:

   截至2024年底,上海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已達577.62萬,佔總人口的37.6%,且高齡化趨勢明顯。作為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面臨着養老服務供需平衡、老年人照護壓力、銀發經濟發展等新挑戰。

應對人口老齡化,如何在法治保障上破題?925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上海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的決定》,新修改的條例自 2025111日起施行。

這是《上海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實施近十年來的首次重要修改,此次修改緊扣貫徹國家戰略、立足上海實際、回應群眾期盼三大原則,從制度層面升級老年人權益保障體系,為超大城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堅實法治支撐。

《修改決定》共22條,從五個維度,構建更具溫度和實效的老年人權益保障網絡。一起來了解下。

一是明確工作總體要求,強化老齡工作統籌協調。修改後的條例明確提出,本市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將老齡工作委員會職責單列一條,強化其組織、協調、指導、督促職能;增設人口老齡化宣傳教育專門條款,深化人口老齡化國情、市情教育,增強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意識。

二是細化實施措施,推動意定監護落地可感”。老人孤身一人動手術,誰能在家屬一欄簽字?子女不在身邊,想入住養老院怎麼辦?當前,很多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的生活無法得到家庭的充分支持,當他們喪失行為能力時,誰來擔任監護人?意定監護制度允許老年人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事先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是以充分尊重老年人自主意願為理念的制度設計。在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根據本市近年來的實踐,修改後的條例在《民法典》《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關於意定監護制度的基礎上,對該制度的實施予以細化明確:一是明確意定監護協議除了可以進行公證外,還可以邀請居村委、老年人組織、養老服務機構等見證現場情況;同時,要求民政部門制定見證活動指引,對見證活動進行指導、培訓,為基層組織賦能。二是鼓勵老年人及其監護人將意定監護協議信息告知民政部門或者居村委,民政部門可以探索依法為有關個人或者組織提供協議信息查詢服務;三是支持專業性社會組織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擔任監護人或者提供監護監督等相關服務,並強化民政部門監督管理職責。

該條款為老年人權益保障提供了制度框架,但尚需通過具體配套政策轉化為可執行的操作規範。市民政局副局長婁國劍&&,意定監護條款作為保障老年人自主決定權的重要制度,涉及老年人晚年生活照護、財産管理、醫療決策等關鍵權益,其細化落實工作尤為迫切。今年,市政府已將制定推進我市老年人意定監護實施的有關政策列入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相關文件即將正式&&。

目前,市民政局正會同相關部門,聯合開展配套文件的研究制定工作,包括意定監護協議示範文本、居村委會參與見證的工作指引等。還將同步研究開發意定監護信息歸集平台。通過政策文件、示範文本、工作指引及信息平台的協同發力,確保制度可操作、能落地。

三是優化社會服務供給,匹配多樣化養老需求。明確體系目標,提出建立分級分類、普惠可及、覆蓋城鄉、持續發展的養老服務體系;激活多元主體作用,分別對發展基本養老服務、普惠養老服務和市場化養老服務作出規定;促進養老服務形態融合貫通,明確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以及整合照護服務模式發展要求。

四是激活銀發經濟潛力,加強消費者權益維護。當銀發經濟已成藍海,地方立法更要保障銀發經濟發展的秩序與活力,並行不悖。

此次修改後的條例明確提出上海發展銀發經濟相關産業,積極培育銀發消費市場。各級政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發展養老照護、康復輔具、老年宜居、老年文娛、無障礙出行、智慧養老、養老金融、老年健康服務等銀發經濟相關産業,推動養老科技産品和服務研發,推進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 服務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在養老場景集成應用。

在積極鼓勵經營主體為老年人提供與其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産品和服務的同時,條例也強調,要為老年人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比如不得對消費者設置不合理的年齡限制;要壓實市場監管、金融、公安、民政等部門在保護老年人消費權益、加強基礎金融知識和防詐騙知識宣傳普及、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等方面的責任,尤其是要加強對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行為的監測和預警,依法打擊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非法金融活動。

五是提升涉老服務效能,增加老年人便利度

如何通過高質量立法,推動更好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調研發現,目前本市普惠多元老年教育的供給能力仍相對不足,優質的老年學校和培訓課程依舊一位難求;老年就業和職業發展服務水平還需提升;養老與體育、衞生健康等公共服務資源還需整合,建議進一步拓展老年教育參與主體範圍,在公共體育設施規劃建設中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健身需求等。

此次修改後的條例明確提出本市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

修改後的條例既注重提升涉老服務便利度,也着力激發老年人社會價值:一是優化政府服務線上線下流程,推廣免申即享、代辦幫辦等便利服務方式;二是改善老年人生活環境,推動老年人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推進數字化服務無障礙等;三是明確本市在公共設施規劃建設中考慮老年人健身需求,推動社區老年人多功能體育場所建設;同時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貢獻銀發力量等指示精神,支持引導老年人以志願服務形式參與基層治理、技術幫扶、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等活動,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為有工作意願的老年人提供就業服務。

此外,為緩解贍養人照護患病住院老年人的壓力,新增陪護假制度。《條例》修改後明確,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期間,其贍養人可以享受每年累計不超過五個工作日的陪護假。贍養人為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所生的獨生子女的,可以享受每年累計不超過七個工作日的陪護假。同時,《條例》明確,陪護假期間的工資,按照本人正常出勤應得的工資發給。

市民政局&&,此次《上海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的修改標誌着上海老年人權益保障進入制度更完善、服務更精準、保障更有力的新階段。未來,隨着條例實施,將進一步織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保障網絡,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城市發展中感受溫暖、安享幸福晚年。

【糾錯】 【責任編輯:朱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