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0月9日電(記者陳愛平)國慶節“邂逅”中秋節,這個“超級假期”不一般!游客“流量”和消費“留量”齊升,人們走得更遠、體驗更深,各地“寵客”舉措暖心,形成一幅幅文旅商體展多元消費升溫的“火熱”圖景。
文化和旅游部發布數據顯示,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中秋假期8天,全國國內出游8.88億人次,較2024年國慶節假日7天增加1.23億人次;國內出游總花費8090.06億元,較2024年國慶節假日7天增加1081.89億元。

8天假期再加上靈活的“拼假”,讓人們旅行半徑擴大。中國旅游研究院測算,假日期間,游客平均出游半徑212.66公里,游客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徑23.04公里,同比分別增長14.8%和24.5%。攜程集團數據顯示,假期國內長途游訂單佔比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飛豬平台上,我國游客足跡覆蓋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明顯高於去年假期;同程旅行平台上,出境長線跟團游訂單同比增長近1倍。

城鄉居民正在“雙向奔赴”。中國旅游研究院介紹,一方面,假期農村居民出游率達22.0%,合計出游1.02億人次,佔假日國內出游總人次的11.5%。另一方面,超四成游客選擇“避開熱門城市、選擇去人少的城市”,近三成游客選擇“熱門目的地小眾景區”。同程旅行平台上,超過30個區縣目的地酒店預訂熱度同比增長超過100%。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分析,大眾旅游和文旅融合的市場基礎更加堅實:假日出游已經成為農村居民文化休閒的常態化選項,小鎮青年則是旅游市場的新生力量,旅游市場和旅游目的地也在進一步下沉,那些充滿了煙火氣、文化味和科技感的“寶藏小城”得到游客的青睞。
安全、有品質和便利化的“China Travel”吸引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游客到來。中國旅游研究院測算,假期來華入境游客達320.28萬人次,其中外國游客71.90萬人次。途家平台數據顯示,假期外國游客預訂民宿覆蓋200多個城市,較去年國慶假期增加20個。

客流量增長的同時,國內旅游花費也創下新高。飛豬平台顯示,假期游客單價同比去年提升14.6%。華住集團旗下酒店整體出租率超80%,二、三線城市市場表現尤其亮眼。錦江酒店(中國區)旗下酒店累計接待住客超130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超30%。

人們假日文旅消費更注重文化體驗和“情緒價值”。中外游客在游覽經典目的地之餘,還積極參加非遺技藝體驗、漢服體驗、茶藝體驗等文化活動,各地“非遺+”火熱出圈。旅游“主題化”趨勢也更加凸顯。美團旅行數據顯示,“夜游”搜索量同比暴漲386.5%。

越來越多目的地以人性化、科技范的“寵客”舉措,讓整個假期充滿溫暖。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天文館、上海博物館、浦東美術館等“頂流”場館,延長每日開放時間、舉辦夜場活動,滿足群眾文博、科學等“專業味蕾”;甘肅敦煌莫高窟啟用新一代數字導覽系統,杭州西湖、貴州花江峽谷大橋等景區應用智能預約、擁堵預警等技術,為游客提供實時信息參考,以智慧管理提升服務效能。
惠民便民措施也助力激發消費潛力。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全國舉辦超2.9萬場文旅活動,發放超4.8億元消費補貼。

多家旅游平台介紹,節後錯峰旅游訂單還在持續增長,更加印證了文旅消費的活躍和潛力。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衛紅介紹,金秋時節,探訪貴州安順等多個“相對小眾”目的地、前往新疆阿勒泰拍攝胡楊林等“主題游”以及前往拉丁美洲等長線游受到更多游客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