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0月8日電(記者陳愛平)據上海旅游大數據監測,10月1日至8日的國慶、中秋“超級長假”,上海接待游客2548.50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9.74%,文旅商體展多元消費持續增長。
“節慶+”“賽事+”“展演+”助推文旅消費升溫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數據顯示,整個國慶節假期,滬上賓館旅館平均客房出租率為63.70%,同比增長3.9個百分點。多家平台顯示,上海不僅是這個長假最熱門的目的地之一,也是最活躍的客源地之一。飛豬平台上,上海旅游預訂量同比增長21%,其中門票預訂量同比增長78%,定制游預訂量同比增長115%。
長假期間,上海市區兩級文旅部門以及各大文旅企業與線上平台聯合策劃推出了200多項重點活動,並通過“線上平台引流造勢+線下場景沉浸體驗”的模式推動游客“流量”和消費“留量”攀升。“跟着節慶游上海”“跟着賽事游上海”“跟着展演游上海”等文旅消費方式蔚然成風。

國慶長假與第36屆上海旅游節“相逢”,徐匯區“唐韻中秋”、金山區“朱涇花燈會”、嘉定區“南翔國潮大會”、松江區“秋季尋根十八游”等各區品牌活動,也在長假前後開展。據上海旅游大數據測算,上海旅游節90多天活動累計拉動“吃住行游購娛”旅游消費額超3000億元,其中9月1日至10月6日實現旅游消費交易總金額1608億元,同比增長10.6%。
2025上海勞力士網球大師賽、上海國際馬文化周、2025上海賽艇公開賽、2025年世界F1H2O摩托艇錦標賽等體育賽事也“邂逅”國慶長假。各方攜手構建“觀賽+體驗+文旅”的全鏈條消費場景,吸引了大批海內外游客。
上海博物館“龍騰中國:紅山文化古國文明特展”、上海自然博物館“龍吟九州·中國恐龍大展”、上海天文館“大器星成”隕石文化展、上海浦東美術館“締造現代:來自巴黎奧賽博物館的藝術瑰寶”等大展,滿足群眾文博、科學、藝術等“專業味蕾”,也涌現出多個“爆款”文創商品、“出圈”專題活動。
區區有品牌 全城都精彩
市民游客發現,整座上海如同一座巨大的“都市型旅游”主題樂園,各區都有“必去打卡”的理由。8天長假,甚至有些“玩不夠”!
在中心城區徐匯區,人們久違的上海“大白兔”形象,換上衣袂飄飄的漢服,與非遺剪紙風格的大型藝術裝置《月滿》展亭相映成趣。中秋主題演出、無人機表演以及線上直播等活動,給游客及市民帶來多元消費體驗。

在楊浦區,黃浦碼頭舊址歷史文化街區煥新升級,吸引中外游客深度“閱讀”。“國潮High年”“潮YOUNG新生”“藝啟Art Fun”和“FUN肆趣玩”等全新線路,串聯起區內文化地標、非遺體驗點與潮流街區,為市民游客提供全新的城市漫步體驗。
松江區泗涇古鎮的“泗涇FUN 肆玩”系列活動、金山區楓涇古鎮的“8天狂歡”全周期活動、奉賢區青溪古鎮的“青溪映滇韻·國潮慶華誕”主題集市、浦東新區新場古鎮的“南山雅集秋游會”等,讓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活動更相得益彰。

“一江一河”水上游覽推出演藝、萌寵、懷舊、光影四大主題航班,水岸聯動的文旅産品,讓人們沉浸式感受上海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其中,黃浦江游覽龍華航線推出“水上Livehouse”航班、光影夜航航班及紅色文化主題遊船;蘇州河游覽航線推出“90年代舊時光號”“尋找周同學”等主題航班;黃浦江游覽龍華航線與蘇州河游覽長風公園、四行倉庫環線還推出攜寵航班。

此外,浦江郊野公園“美好上海·花園生活節”、長興島郊野公園“橘夜星河·樂動長興”農文旅促經濟主題活動、嘉北郊野公園稻草文化節、漕涇郊野公園“風從東方來”國慶活動等活動為市民游客帶來市郊野趣,能充分放鬆身心,受到親子游客歡迎。
暖心服務提升“城旅一體”假日體驗
國慶長假期間,市區兩級文旅部門會同相關單位各司其職、通力合作,保障假日市場秩序平穩安全,以暖心服務讓更多人感受到城市“溫度”和“熱度”。
在線下,覆蓋市、區、街鎮的238家公共圖書館、19家文化館、220家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和61個旅游諮詢服務中心“應開盡開”,精心策劃“愛黨愛國‘紅’”“國風國潮‘火’”“旅游服務‘暖’”等系列活動,以高質量文旅公共服務為市民游客的假日文旅生活增色添彩。各大旅游諮詢服務中心根據節假日大客流實際情況,採取增派人員、延時開放等措施,努力打造“城市迎客廳、上海第一站”。
在線上,“滬小游”城市生活智能體為市民游客提供假期活動信息、購票、交通、配套服務等一站式文旅信息導引。相關部門運用“一網統管”平台賦能假日安全管理,全面掌握假日文旅市場運行態勢,及時發布大客流預警信息。
放眼整座城市,各區認真部署假日工作,精心組織假日産品,落實安全生産屬地責任,全力做好應急值守、信息上報等工作。
同時,公安部門在游客相對集中的主要商業街、旅游景區(點)、開放式文化旅游區域安排足夠警力保障安全。交通部門認真做好高速公路、長途客運、水上交通的應急和服務保障工作,確保路網運行總體平穩。民航、鐵路部門積極做好假日期間旅客運輸工作,確保游客出行便利。商務部門鼓勵各大商圈、商街、商場推出主題鮮明、豐富多彩的迎國慶中秋促消費活動。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市場安全監管和消費維權力度。綠化部門確保全市公園綠地運行良好。氣象部門滾動發布假日旅游專項天氣預報,為游客出行提供參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