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9月26日電 “每天在太陽底下跑單,衣服濕了又幹,沒想到這裡連防蚊水和冰袖都替我們想到了!”炎炎夏日,京東快遞員王師傅從金匯街區黨支部慰問小組手中接過“清涼禮包”時説。今年3月以來,上海市閔行區虹橋鎮金匯街區以黨建為針、服務為線,精心編織的一張覆蓋企業、居民、新就業群體的“溫暖網絡”。如今,隨着金匯黨群服務中心的落成,這條串聯起各方力量的“金紐帶”愈發鮮活,在2.5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奏響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動人樂章。
公益合作社“破圈”:從20家到多元共赴,愛心生態悄然生長
近日,一場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活動在金匯黨群服務中心舉辦。期間,金匯街區特意聯合鎮城建中心,為新加入金匯公益合作社的利妍Meiyume策劃了這場“首秀”。利妍Meiyume相關負責人&&,未來會定期開展可回收活動,所得資金專門用來支持“暖蜂有巢”,讓公益從“一次性行動”變成了“長效約定”。
作為馮氏集團旗下的全球美粧供應鏈解決方案專家,2009年以LF Beauty開啟美粧征程,2018年品牌煥新升級為利妍Meiyume,以全球化視野持續深耕美粧産業。截至目前,已在全球設有11個辦公點、3家生産基地,超1300家合作供應商資源。2024年,利妍Meiyume更是拿下了EcoVadis可持續發展金獎,其碳捕捉包裝技術、可回收鋁材解決方案等,與合作社的公益理念一拍即合。
談及金匯公益合作社的發展變化,金匯街區黨支部相關負責同志&&,“最初成員基本是街面商戶和職能部門,共20家。現在有利妍Meiyume這樣的企業加入,讓我們對深化服務生態更有底氣了。”
此外,在今年3月19日的“歡聚一格,賦能共融”主題活動上,20個便民攤位就已熱鬧非凡。光明乳業帶來原生DHA純牛奶、0蔗糖酸奶,讓居民嘗到健康滋味;奧樂齊(井亭天地店)19.9元的雲南大藍莓剛擺上,就被搶購一空;虹橋鎮司法所的攤位前,居民圍着諮詢“欠條要不回來怎麼辦”“交通事故全責方不賠償咋處理”,法宣專職幹部耐心解答……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群體相聚在一起,需求和供給在街區的協調下實現了良性的循環。
靶向服務“貼民心”:從外賣小哥到職場媽媽,關懷無處不在
“以前總擔心兼顧家庭和工作,沒想到街區能為我們量身定制崗位!”在金匯街區“她們的街區”女性專場招聘會上,成功簽約家政崗位的年輕媽媽李女士眼裏滿是驚喜。這場招聘會聚焦人力資源、家政、服務等領域,推出10余個崗位,其中“靈活就業專區”特意設置了咖啡師、化粧品測試員等彈性崗位,給家庭主婦、新業態從業女性打開了“綠色通道”。
不止職場女性,新就業群體的需求也被金匯街區牢牢放在心上。此前,金匯街區黨支部通過“小哥議事會”、線上問卷收集訴求,發現外賣騎手、快遞員最關心“防暑物資實不實用”“高溫天有沒有地方歇腳”。針對這些需求,慰問小組立刻定制“清涼禮包”,除了常規的驅蚊水、速幹毛巾,還特意加了防曬冰袖、面罩、噴霧這些“剛需品”。
“天熱跑單時,手機一曬就容易卡,等餐的時候要是能有地方吹吹空調、充充電就好了。”走訪中,一位騎手的隨口一提,被金匯街區黨支部記在了心裏,很快就在24小時屋中增設了充電接口,讓接單間隙的10分鐘,變成了騎手們的“暖心補給時間”。
此外,商戶職工的“暑期煩惱”,金匯街區也沒“放過”。針對商圈內不少商戶職工擔心孩子假期沒人管的困擾,金匯街區黨支部聯動虹橋鎮虹館手作人基地、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等,積極策劃暑期探索課程。“孩子在夏令營裏學做手工、了解虹橋歷史,我們上班也能安心不少。”奧樂齊商戶員工陳女士&&,這樣的貼心服務,讓她覺得“在金匯工作特別有歸屬感”。
黨群中心“當樞紐”:咖啡香裏辦服務,小空間撬動大民生
“本來以為黨群服務中心很嚴肅,沒想到進來還能聞到咖啡香!”第一次走進金匯黨群服務中心的上班族周先生坦言,走進中心,天光休閒區與漫咖啡相連,打造出“黨群漫空間”供來往的上班族休息或者辦公洽談。“有時候坐在辦公室缺乏靈感,到這裡點一杯拉花咖啡,享受不一樣的辦公環境,突然就有了不一樣的能量。”
據悉,這座位於利豐YoungPark的黨群服務中心除了擁有7大功能空間,更是把“服務”二字做到了實處。2000㎡的初心草坪,曾是飲料工廠舊址,如今鋪着汀步石,成了市民散步、休閒的“綠意角落”;72㎡的服務匯空間,集社區臨展、社區客廳、一站式服務於一體,不管是社保諮詢還是黨員組織關係轉接,在這裡都能找到門路;“匯力引擎”空間最有特色,三聯拱屋頂既有石庫門的風情,又有工業風的浪漫,超大尺寸的智能鏡面顯示屏、環繞立體音響一應俱全,企業能在這開培訓、推産品,求職者能來“易”就業區找機會,有時候還會變身直播基地,主播們的“紅色帶貨”專場,讓黨建和産業融得更緊。
與此同時,中心的“朋友圈”——78家高新技術企業、44家專精特新“小巨人”、2個市級創新中心、1個交叉學科國際研究院,這些“鄰居”都是金匯街區發展的“合夥人”。
“我們和利豐YoungPark一起辦過‘草地音樂季’‘可持續時尚周’‘中秋游園會’等活動,把周邊的企業都聚過來,既讓市民有所收穫,也幫企業搭了交流的平台。”金匯街區黨支部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創意市集上,特色美食、萌寵互動、手工藝、文創産品一起亮相,吸引了周邊不少人來“逛吃”,“用‘小空間’服務‘大民生’,用‘小服務’帶動‘大經濟’,這種‘雙向奔赴’的感覺特別好。”
面對AI浪潮,金匯街區黨支部精心策劃組織面向不同行業和人群的應用課程。對於群眾提出的金匯南路坑槽、龜裂影響出行的問題,積極尋求鎮人大幫助,通過“每週巡查+每月通報+季度評估”,推動道路維修項目落地……“以前接送孩子上學,總擔心路上的坑把車顛着,路修好了的話,心裏踏實多了!”居民李女士説,之前她還在中心的便民服務活動上,讓師傅2分鐘修好了不加熱的小蒸鍋,“這些小事,最能看出街區的溫度。”
如今,金匯街區的藍圖越畫越清晰。即要推出金匯營商合作社、金匯治理合作社,從不同領域盤活資源;要打造“婦女微家”,讓女性從“被服務”變成“主動參與”;要從“節日慰問”轉向“長效賦能”,構建“崗位+文化+法律”全方位支持體系,讓治理從“剛性管理”變成“柔性共建”。
對此,金匯街區黨支部相關負責同志&&:“我們想做的,就是一條‘會呼吸的金紐帶’,把經濟活力、人才密度和治理需求串起來,讓在金匯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溫暖,都願意一起把這裡建設得更好。” (文字:許超;視頻:楊正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