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街鎮 | 從“千年古韻”到“國潮先鋒”——南翔鎮的“文化密碼”-新華網
2025 09/24 14:26:45
來源:新華網

解碼街鎮 | 從“千年古韻”到“國潮先鋒”——南翔鎮的“文化密碼”

字體:

  

  新華網上海9月24日電 百年老店長興樓變身“老外”專程前來打卡的國潮文創中心,環球ACG産業基地裏為《哪吒2》等大片“添磚加瓦”的青年團隊薈聚,千年南翔老街上涌現機甲聯盟機器人……

  這裡是上海嘉定南翔鎮——是文脈傳千年的江南古鎮,也是正在崛起的“中國國潮第一鎮”,這裡正在探索傳統與現代、中國與世界、歷史與未來的融合之路。

  南翔之“新”: 千年古鎮變身“中國國潮第一鎮”

  早在1500多年前,伴隨着集市的興盛,一座名為南翔的小鎮就開始在江南版圖上熠熠生輝。

 圖為南翔老街。新華網 許超 攝

  穿越歷史的長河,今天的南翔,應該是怎樣的?

  新,是這座千年古鎮交出的答卷,這裡正從傳統江南古鎮邁步進入“中國國潮第一鎮”。

  “南翔鎮位於我們嘉定區的東南門戶,是一座融匯古今的千年古鎮。”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葉斌介紹,“去年8月,南翔鎮全面啟動古鎮體制轉型工作,12月確定以‘最中國、最國際’為宗旨,以‘國風’‘國韻’‘國潮’為核心IP理念,全力打造‘中國國潮第一鎮’。”

  在他看來,古鎮的打造離不開“四力一氣”:文化力、科技力、産業力、傳播力與人間煙火氣的融合發展,也離不開兩個“新”。“南翔,既要從城市空間的更新,給古鎮的當代元素找到新落腳點,也要從産業的煥新着手,在‘未來賽道’發力。”葉斌説。

  新,給了古鎮源源不斷的魅力——

  今年1月至8月,南翔老街的客流量達473萬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增長接近10%。

  新,給了古鎮生生不息的活力——

  12家上市企業、251家專精特新企業、594家高新技術企業在這裡集聚,游戲動漫産業總産出超300億元。

  空間更新:老街深挖文化根脈,激活國潮IP

  走進南翔老街,典型的十字水街江南古鎮格局一覽無余。“我們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對很多原來的一些老舊閒置空間進行微更新。”葉斌説。

  非遺大師工作室、本草源香中藥文化館、海派雕塑瓷體驗館……和平街“非遺文化民俗街區”裏,匯聚了眾多非遺項目和匠人,游客們正在這裡親手體驗一項項傳統技藝;“槎溪·貨郎集”國潮市集,將傳統集市文化與現代消費場景完美結合;引進“上海笑天地”,常態化呈現非遺曲藝……

  走在老街的主入口,古色古香的江南傳統建築外墻上“趴”着一隻碩大的動漫小籠包藝術裝置,還時不時地噴着蒸汽,原創IP人偶“包小龍”和“包小花”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輕人拍照“打卡”。

  圖為長興樓。新華網 許超 攝

  長興樓國潮文創空間的“操盤手”周竹茜是名“95後”。有着美國留學經歷的她,注意到國潮正在成為海外中國文化傳播的“吸睛點”,“當得知老街將打造海派文化結合現代國潮的新場景時,我決定把推出國潮文創空間的想法落地”。

  圖為小籠包文創産品。新華網 許超 攝

  以小籠包為靈感的冰箱貼,“諧音梗”主題的文創雪糕,蒸屜外形的射燈,現在,這家有着一百多年歷史的老店,在國潮浪潮中煥發了新的生機。

  作為南翔鎮的文化地標,古猗園不僅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風貌區,更是活動主會場和文化展示窗口。檀園內開設了國風市集,匯聚茶飲咖啡、國風服飾、潮玩穀子等多元業態。對混堂弄院落的改造,更是復刻了老上海街巷風貌,融入輕餐飲、游藝設施、沉浸式清吧等元素,重現了市井煙火記憶。

  産業煥新:構建全鏈生態,“上下樓就是上下游”

  在南翔鎮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匯聚着1500多家游戲公司,年産出達到300億元。外表看起來是普通辦公樓園區的環球ACG産業基地,更是聚集着200多家動漫産業鏈各環節的企業。

  圖為環球ACG産業基地。新華社 周蕊 攝

  環球ACG産業基地,不僅是一個物理園區空間,更是動漫産業鏈上下游平台,“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産業生態格局已然成型。

  環球ACG産業基地總經理顏重光説,以《哪吒》系列動畫電影製作為例,紅鯉動畫負責部分場次製作,瑞雲科技提供雲渲染技術,幻馬文化進行立體轉制,多家企業通過“上下樓”的便捷協作,高效完成複雜製作任務。

  密集的上下游,離不開優質的營商環境。依託南翔鎮及藍天經濟城,基地對入駐企業提供全流程幫扶,助力“苗苗們”孵化。企業入駐時,協助完成工商註冊,快速完成開業籌備;運營中,助力企業申請政策優惠,減輕運營成本;發展時,借助行業協會資源,搭建全産業鏈平台,精準對接上下游企業,推動企業合作,讓創意快速轉化為商業成果,展現出強大的孵化能力。

  越來越多的好企業好項目涌現出來。上海智間網絡孵化的原創動漫形象“萌芽熊”,以獨特的“綠色治愈”理念融入國潮浪潮。創始人張耀介紹,萌芽熊不僅是古鎮街頭的文化推廣大使,更創新打造了“IP+心理療愈”模式,走進校園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顏重光説,與2017年基地啟動時相比,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把國潮作為“主線元素”,以南翔為原點,不少原創作品更不斷走向海外。

  思路創新;“人民的古鎮”,有煙火氣的古鎮

  在互聯網上,曾有人問,一座古鎮最理想的狀態是怎樣?

  答案也許是,歷史的“根”、生活的“味”與時代的“需”相結合。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同樣可以運用在古鎮轉型中。”葉斌説,“我們這個古鎮本質上是一座人民的古鎮,無論怎麼樣改造,到最後這個古鎮一定要老百姓喜歡,一定要有煙火氣。”

  這裡不是專供游客的“樣板房”。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作日下午,南翔老街依然人氣十足,居民在這裡享受着煙火氣,伴隨着夜幕的降臨,在附近工作的人們紛紛來到老街“下館子”。

  這裡可以是新技術新場景的“試驗田”。小廣場上,兩個年輕人正賣力地蹬着特別的“腳踏車”,通過踏板發電,點亮國潮美學空間外墻上的南翔雙塔、南翔小籠、哪吒、萌芽熊及游戲谷等五大本土IP的霓虹燈。

  圖為本土IP霓虹燈。新華社 周蕊 攝

  這裡也可以有機器人出沒的“未來范”。葉斌説,在不久的將來,你也許可以在老街上看到這樣的畫面,“飛行看上海”VR體驗和“小籠寶寶數字人”集群提供智能語音講解、景點推薦等智能服務,四足機器人幫游客搬運行李,清掃機器人在路面河裏默默工作,“我們希望千年的古鎮能夠閃爍科技之光”。

  南翔老街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副經理周傑説,一年一度的南翔國潮大會即將揭幕,老街正在進入最後的“衝刺期”。國潮大會期間,整個街區將推出數字大屏和數字燈籠,結合中秋國潮和南翔小籠文化展,營造出濃厚的國潮古鎮魅力。同時,聯動上海國際光影節,策劃建築與水街光影秀,構建全域光影矩陣。

  圖為古猗園內。新華社 周蕊 攝

  “站在1500多年歷史的這片熱土,我總覺得自己作為鎮長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工作是連接歷史,走向未來。”葉斌説,“我們希望每一個生活工作在南翔的居民能夠感受到這是一步一景的江南水鄉、融匯古今的歷史名鎮,也是勇於創新的科技高地、開創未來的夢想之城。”

  通過構建“傳統文化+智能科技”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南翔鎮正在成為滬派江南文化的新地標。從千年古鎮到國潮先鋒,在“中國國潮第一鎮”的目標引領下,南翔正以全新的姿態,走進未來。

  出品:王永前 姜微

  策劃:楊金志

  監製:潘旭 方為

  統籌:朱翃

  記者:周蕊 許超

  視頻製作:徐昌敏 農佳慧

  鳴謝:嘉定區委宣傳部

  新華網 新華社上海分社聯合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史依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