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奉賢院區運行三年築牢婦幼健康保障網-新華網
2025 09/24 08:59:34
來源:新華網

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奉賢院區運行三年築牢婦幼健康保障網

字體:

  新華網上海9月24日電(記者仇逸、袁全)家住上海奉賢區南橋的李阿姨近日欣喜地發現,家門口的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以下簡稱“國婦嬰”)奉賢院區開通了“先診療後付費”服務,這讓定期需要復查的她感到方便不少,“這下我自己都可以去醫院,不用再讓小孩陪我了。”

  李阿姨的獲得感,正是該院區運行三年來持續優化服務、築牢婦幼健康“保障網”的生動縮影。2022年9月啟用至今,作為上海五個新城中首家建成投入使用的三甲專科醫院,國婦嬰奉賢院區已累計接診門急診患者突破100萬人次,分娩新生兒逾2萬名。

  面對民眾健康新需求和人口發展新形勢,國婦嬰奉賢院區聚焦新城衞生健康“城長”難題,不斷織密婦幼健康關愛網絡。院長王玉東&&,醫院堅持以患者需求為中心,着力延伸婦幼健康診療服務的深度與廣度。院區啟用之初便開設了完整的婦産科學科鏈,有效填補了南上海地區相關優質醫療資源的不足。近年來,醫院相繼開設了上海市三甲婦産科專科醫院中首個新生兒家庭陪護病房、首個針對孕産婦的宮腔疾病中心以及睡眠障礙門診、國際醫療部、生殖免疫門診等特色單元,滿足患者全方位、多層次診療需求。

  在提升服務能級的同時,醫院也在學科創新領域跑出“加速度”。由國婦嬰牽頭研發的“相控陣列聚焦超聲子宮肌瘤治療系統”獲批國家三類醫療器械並在奉賢院區率先投入臨床應用,為患者提供了無創治療新選擇。同時,依託落戶於此的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婦幼分中心,多項科研成果得以快速轉化為臨床服務,形成了“臨床-科研-轉化”的良性循環,使院區成為區域婦幼健康的創新引擎。

  日前,在醫院奉賢院區啟用三周年之際,國際主義戰士夏理遜醫生的雕像正式落成。這一舉措傳承了醫院深厚的紅色基因。1952年,由宋慶齡先生親手創辦的國婦嬰接過了“國際和平”的旗幟,將戰火中淬煉的國際主義精神轉化為守護婦幼健康的永恒使命。醫院黨委書記劉志偉説:“我們救治的每一名患者,迎來的每一個新生兒,都是在續寫國際和平的故事。”

  院方&&,未來將依託徐匯、奉賢“一院兩區”發展格局,持續深化大衞生、大健康理念,完善婦幼健康保障體系,以橫跨上海南北的“婦幼健康軸線”為支點,讓紅色血脈在守護生命的實踐中永葆活力,在服務人民健康的征程上續寫新篇。(完)

【糾錯】 【責任編輯:史依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