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9月19日電(許超、楊睿)在全球製造業加速向智能化、綠色化躍遷的今天,位於上海浦東周浦鎮的上海通用電焊機股份有限公司正以二十餘年深耕焊接賽道的技術積澱與清晰的高端化路線,在數字化焊機與智能製造領域鍛造出一把“國之重器”的利刃。近日,公司副總經理王進成接受新華網專訪時&&,受益於周浦鎮日趨完善的營商生態與人才服務體系,企業正加速向産業鏈更高端邁進。
從“跟跑”到“領跑”二十二載潛心堅守
“焊接是‘工業的裁縫,我入行至今已有二十二年,對這份事業有着深刻的認同和價值感。”
這二十二年以來,王進成雖深耕多個領域並屢獲突破,其中2016年他經手的一個項目,無疑是具有里程碑意義,也最令他難忘的一個。回顧2016年,王進成帶領團隊為C919大飛機保溫棉加工量身定制的“脈衝式數字電源”,打破國外技術封鎖,成為國産大飛機關鍵製造裝備。他坦言,“當時沒有公開資料,控制能量的系統響應延時要控制住毫秒級內,並且要保證設備在高頻脈衝模式下長時間穩定運行。”基於公司長期在電力電子技術、控制系統以及産品性能極限的深刻理解和持續積累,通過自主研發高頻逆變拓撲、高精度數字閉環控制算法及脈衝能量控制系統,團隊最終把響應時間提高到了0.1毫秒,實現了“卡脖子”環節的自主可控。如今,這套技術已外溢到核電、壓力容器等高端焊接場景,帶動整個行業質量躍升。
在王進成看來,技術迭代已從“單點突破”進入“系統重構”階段。公司長期堅持高比例研發投入,圍繞高頻逆變、數字控制、能量管理等關鍵共性技術持續攻關,已形成覆蓋多場景的數字化焊機矩陣,並推動核心部件、工藝算法與系統集成的協同創新。這些相關成果不僅支撐國家重點工程自主可控,也為核電、船舶、軌道交通等高端製造領域輸出整體解決方案,帶動産業鏈整體能級提升。
聚才興業,周浦熱土煉弧光
“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而人才扎根離不開一方沃土。”王進成&&,周浦鎮恰是技術與人才雙向奔赴的最佳注腳。
一方面,公司把“第一資源”置於戰略核心,通過産學研用深度融合,加強與頂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養具備跨學科知識和國際視野的複合型領軍人才及工程師隊伍。另一方面,周浦鎮積極落實人才引進政策,協助辦理落戶手續,通過組織各領域人才沙龍、政策宣講會、技術交流會、産學研對接等活動積極搭建交流平台,讓企業專注“燒腦”,人才安心扎根。
制度供給與人才活力在此交匯,形成了持續創新的正循環。科學家聽得見焊花聲,工程師看得見全球需求;政府把生態做到極致,企業把濃度提到最高。王進成認為,正是周浦鎮與上海通用電焊機的雙向奔赴,印證了當一流人才遇到一流環境,高質量發展的火花必將持續閃耀。
展望未來:一束弧光照向智能與綠色
王進成透露,未來三至五年,公司將把數字焊機作為支點,向“智能+綠色”縱深推進。包括機器人焊接電源全面開放接口,柔性産線一鍵切換;焊接雲平台接入工業互聯網,遠程監控、故障預警、工藝共享、能效管理實時在線;綠色製造貫穿設計、生産、運維全周期,煙塵更低、能耗更優、碳排更少,以系統級方案重新定義行業標準。
實現跨越的關鍵在於構建“四位一體”新引擎。王進成認為,持續高強度研發投入,鎖定電弧物理、新材料焊接性等前沿方向;産學研用深度耦合,讓高校成果與用戶需求同頻共振;主動參與國際、國家標準制定,以專利群搶佔規則高地;搭建國際人才平台,匯聚電力電子、AI、材料等多學科領軍者。他&&,未來,公司將多力並舉,走上綠色智能的發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