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浦錦街道航拍圖。(受訪者供圖)
新華網上海9月5日電(王若宇)蜿蜒曲折的黃浦江,在流經上海南部的豐收村後,出現一條八公里長開闊平坦的江面,江面的東側就是閔行區浦錦街道。今年,是浦錦街道成立10周年。從“距城市不遠,離鄉村很近”的生態社區,到新興産業齊頭並進,上半年多項GDP增幅位列閔行區前列的發展熱土——浦錦街道用10年時間走出一條“向內招商,以商引商”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經濟的創新之路。
探索新空間——
“我問書記的第一個問題,缺少工業用地,拿什麼招商?”
兩年前,一名經驗豐富的招商幹部來到浦錦街道。在鋪開當地土地資源儲備地圖後,她不禁心頭一震,走進街道黨工委書記的辦公室,她提出了第一個問題:“沒有工業用地,缺少産業園區,你讓我怎麼招商?”
浦錦街道所在的閔行區,是上海的經濟強區,常年在全市各類經濟指標排名中名列前茅。攤開閔行區産業地圖,以正在打造世界級科創雨林的“大零號灣”為圓點向外輻射,一個個高科技産業園、科創園、工業園星羅棋佈。而和“大零號灣”核心區一江之隔的浦錦街道,卻是一個住宅用地佔到八成以上的居住型社區。房地産銷售,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是浦錦街道的“支柱産業”。

圖為浦錦街道城市生活廣場商圈。(受訪者供圖)
缺少工業用地資源的浦錦,拿什麼吸引産業落地?
浦錦街道黨工委書記金新其&&:“浦錦有八公里的黃浦江‘黃金岸線’、有着林、田、水、綠的豐富資源,更有着距離人民廣場15分鐘車程的區位優勢,如何將這些優勢轉化為發展的優勢,是街道經濟的一大課題。宜居的環境勢必導入更多人才,許多企業家因為看到環境選擇安家浦錦,同樣也會因為看到潛力選擇置業在浦錦。只要思路打開,‘螺絲殼’也能擰成‘聚寶盆’。”
徐勤峰是T3齣行東南區負責人,同時也是一名浦錦的居民,在得知公司在尋找“上海運營中心”總部地址後,浦錦街道主動靠前服務,上門詳細介紹該地區輻射長三角的區位優勢,以及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方面的産業布局。徐勤峰&&,作為浦錦居民,他從最近距離看到了浦錦的發展潛力、營商環境服務能力。
從安家置業到落地投資,近年來,浦錦探索了“向內招商”新模式,聚焦小區內“企業家居民”,形成“家門口”的招商勝勢。
“住在這裡,對變化更加敏銳,我還發現了浦錦正在崛起的數字創意産業。公司已經推出了出行領域的生態大模型,智能出行已經成為公司戰略方向之一,考慮到浦錦的區位優勢和産業規劃,我們在去年11月把區域總部落在了當地”徐勤峰&&。在精準釋放産業空間政策後,近兩年浦錦已經聚集科技型企業350余家。
針對土地少、資源少的發展瓶頸,浦錦搶抓機遇,加快布局未來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從空間維度出發,浦錦街道對區域內的地塊進行了全面梳理,挖掘整合有限商業空間,為新興業態的發展開闢和預留黃金位置。
從産業維度出發,有限的土地資源決定了浦錦發展新興産業,只能面向研發、金融、服務端發力。
一個個“小空間”,釋放出向新增長的“大能量”。
2025年上半年,浦錦街道財政收入及區級財政收入同比大幅增長,增幅分別達到164.3%和208.3%。在新發展態勢下,街道對房地産的依賴度顯著降低,從2021年的88.6%下降至去年的41.2%。與此同時,非房産業保持強勁發展勢頭,近兩年年均增速約48%,産業結構實現成功轉型,區域經濟新增長點不斷涌現,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金新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因地制宜發展縣域經濟;對浦錦街道而言,開闢新的産業發展空間,就是要在有限土地資源下,瞄準新賽道,抓牢新機會;‘小空間’裏要做出‘大文章’。”
打造新品牌——
“湘商、浙商……來了這裡就是錦商。”
2023年元宵佳節,浦錦街道的浦秀公館熱鬧非凡。“湘商在錦”創新論壇暨元宵音樂會吸引了100多位湘商參加,有近1/4住在浦錦,其中不乏意向在浦錦進一步投資創業的湘籍企業家。

圖為“浦錦當紅 潮向未來”PTC保時捷車主俱樂部全國總部落成儀式現場(受訪者供圖)
為什麼“敢為人先”的湘商,國內最大最具影響力的保時捷車主俱樂部,紛紛選擇浦錦這片熱土呢?浦錦近年來不斷提升的營商環境是重要原因。
近兩年來,浦錦街道深化打造“娘家人”企業服務品牌,推出“錦心辦”服務,打通基層營商環境的“最後一公里”。
“最後一公里”,指的是企業在落戶和經營過程中,碰到相關問題,浦錦街道都能做到“一口收辦,並聯解決,回訪評價”。
一名創業者告訴記者,之前在其他地方辦同樣的行政事項,可能要跑好幾次不同的部門;來了浦錦以後,只要在一個口子跑一次,後續的事情,各個部門會並聯協同解決。辦事效率明顯提升。
“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係營商環境。”這一點,在浦錦投資的企業家感受最深。
王近丞是上海妙愛多生物科技的創始人兼總經理。他説,除了政策扶持和辦理各種業務“跑一次”的便捷外,浦錦街道營商環境帶給企業家的更多的是信心。“這裡不僅是招商部門關心企業發展,而是許多部門協同,從産業資源對接、人才招聘、行業交流等方面給企業搭建橋梁,提供支持;這讓創業者少了後顧之憂,更有信心把企業做好。”
在浦錦街道組織的一次産業沙龍中,妙愛多生物科技與同在浦錦創業的一家大數據科技企業達成了合作,在其生産的産品中實現了溯源碼技術。在浦錦街道,無論是對於當地初創企業,還是行業龍頭,這樣“乾貨滿滿”的交流會已經成為常態,今年上半年已經舉辦了40余場。
一名招商幹部這樣形容浦錦猶如“娘家人”一般的營商環境:“無論是浙商還是湘商,來了這裡就是錦商。”
2023年首屆“湘商在錦”交流活動現場,就有包括匠班工程、高鼎醫療在內的8家“湘商”企業集中簽約,項目涉及金融服務、人工智能、健康醫療、信息技術等産業領域。此後的兩年,又有累計29家湘商慕名而來,選擇在浦錦創業投資。
2024年PTC保時捷車主俱樂部全國總部在浦錦街道南蔭堂會客廳落地,也成為了浦錦重要的招商平台。目前,該俱樂部已經為當地引入了20余家高質量企業。
把“娘家人”服務變為“一家人”合力。浦錦街道走出一條“向內招商、以商引商”的創新道路。2025年上半年,街道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收、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分別同比增長94.5%及24.5%,增速均列閔行區第一。
瞄準新賽道——
“跑了很多地方,這裡的寵物産業獨樹一幟。”
在浦錦的郊野公園、黃浦江畔、街鎮社區裏,經常可以捕捉到人和寵物友好相處,相映成趣的和諧畫面。現在,小小牽引繩正在牽出城市消費新的“流量密碼”。
寵物消費炙手可熱,如何把寵物流量變為産業“留”量?浦錦街道提出了布局“它”經濟,打造“全生命周期”新引擎的發展目標。

圖為浦錦街道向寵物開放的公共綠地。(受訪者供圖)
2023年起,浦錦街道經過前期調研,錨定寵物經濟新賽道。兩年來,通過“精準定位+專業引導”雙輪驅動,相關企業數量從16家增長到50家左右。
浦錦街道寵物經濟已經匯聚起一批鏈主企業、産業品牌、品牌企業和配套服務組成的全産業鏈布局,初步形成“上下游聯動,全區輻射”的産業生態圈。
“走了全國很多地方,這裡的寵物産業獨樹一幟”,當地一位寵物行業創業者這樣説道。
在很多從業者看來,浦錦街道寵物産業的“獨樹一幟”來自三個層面:在自然生態和文化氛圍上,這裡已經成為人和寵物宜居宜游的網紅打卡地;在産業密集度上,這裡已經匯聚起寵物經濟全産業鏈的發展態勢;在營商環境上,浦錦針對寵物經濟已經制定出一系列的配套服務和主題活動。

圖為市民在社交媒體上展示自己獲得的獎盃。
在社交媒體上走紅的LET’S DOG荒野挑戰賽已經在浦江郊野公園連續舉辦了兩年,每次都能吸引上海和周邊城市近200組人寵選手參與,參賽名額供不應求,現場觀摩人數超過2萬人次。此外,定期舉辦的人寵皮划艇比賽、歡樂萌寵遛遛節、萌寵嘉年華等活動也將“農文旅商體展”資源擰成一股繩,讓新消費與城市溫情同頻共振,為寵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文化、産業、市場基礎。
LET’S DOG創始人陳怡告訴記者,浦錦的寵物産業生態彌足珍貴。“這裡不僅是面向長三角的寵物消費網紅打卡地,更是寵物經濟發展的熱土,寵物企業在這裡不僅更有歸屬感,而且産業鏈合作互補的機會大大增多。”
寵物托運,屬於新興行業裏的細分領域。今年3月,上海寵愛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落戶浦錦街道。針對企業關心的活體動物運輸合規性問題,浦錦街道主動搭建橋梁,邀請區農委執法部門與企業面對面交流,就檢疫證明申領流程、運輸環境標準、突發情況處置等關鍵問題提供權威解答。企業落戶後,很快就和當地多家寵物醫院、電商平台達成了合作意向。
金新其&&,浦錦不僅是市民的詩意棲居地,是寵物們奔跑、嬉戲的天然樂園,更是寵物産業發展的熱土。錨定寵物經濟新賽道,浦錦將乘勢而上,實現資源稟賦與時代機遇的“雙向奔赴”,全面提升“錦尚秀帶”能級。
今年,是浦錦街道成立十周年。“浦”“錦”二字,分別象徵着對浦江鎮人文歷史底蘊的傳承,和對美好未來的期許。在改革中拓展發展空間,在産業破局中錨定全新賽道。一個宜居宜業,産城融合的新浦錦,正在黃浦江畔熠熠生輝。

